更新时间:09-22 上传会员:吃饭了喊我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15743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区域游戏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什么时候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介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问题是每个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将视线聚焦在江苏省苏州市一所幼儿园的托班,针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介入行为展开一系列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讨论,对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介入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托班幼儿;区域活动;教师介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3
1.1研究目的和意义-3
1.1.1研究目的-3
1.1.2研究意义-3
1.2研究综述-4
1.2.1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4
1.2.2关于教师介入区域活动的研究-5
1.3研究设计-7
1.3.1研究对象-7
1.3.2研究方法-7
2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分析-7
2.1教师介入行为产生的动机-7
2.1.1教师的介入行为以有针对性的介入为主-8
2.1.2教师有针对性的介入行为的产生与幼儿的特点密切相关-8
2.2教师介入行为发生的时机-9
2.2.1区域活动开始阶段的介入行为可分为三个类型-9
2.2.2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介入行为以维持秩序为主-10
2.2.3区域活动结束阶段的介入行为以引导幼儿收拾材料为主-10
2.3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方式-11
2.3.1教师语言介入的方式以指导与引导为主-11
2.3.2教师非语言介入的方式可分为动作介入和表情情绪介入-11
2.4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频率-12
3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3
3.1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行为存在的问题-13
3.1.1教师介入区域活动的频率过高-13
3.1.2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存在许多无效的介入行为-14
3.1.3区域活动中教师充当纪律的维持者较多-14
3.1.4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行为具有很大随意性-15
3.2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行为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15
3.2.1教师在介入前缺乏全面观察,盲目介入-15
3.2.2教师对区域活动中介入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5
3.2.3托班幼儿自身特点对教师的介入行为造成影响-15
4托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行为的指导策略-16
4.1介入前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把握介入时机-16
4.2给与幼儿足够的探索空间和机会,尊重幼儿的自主性-16
4.3灵活转换教师所扮演的角色-16
5研究反思-16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