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3 上传会员:王媛媛
分类:小学教育 论文字数:24161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觉醒,童年渐渐在近代被发现了。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并希望儿童的一生起始于纯净的美好心灵。然而,精神文明的觉醒往往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当物质成为生活的必然,精神还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否会让人们在潜意识之中所希望的美好快速的泯灭于物质的海洋而不复存在?本文试图去寻找这样的一种关系,即被发现的童年,它所具有的种种美好是否能够在成人主导的世界中得以存在,即便这种美好有其自然消失的界限,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最初阶段享受到生命的真善美,而非为了所谓的未来而不断的快速牺牲这些纯真去换取未来可能的幸福。本文着重探讨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1)童年的价值是什么;(2)童年的价值其意义何在;(3)儿童的天赋美德是什么;(4)成人的公认美德及其与儿童美德的辨析;(5)成人视角下的儿童及如今的儿童教育。
[关键词] 儿童; 童年的价值; 天赋美德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缘由 1
2 研究综述 1
2.1 课题研究问题的界定 1
2.1.1 儿童、童年的价值及儿童天赋美德 1
2.1.2 自然或人为—儿童天赋美德的消失 2
2.2 课题研究的基本假设 2
2.3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3
2.3.1 理想的探索:童年的价值 3
2.4 课题研究现状的述评 4
2.4.1童年的产生 4
2.4.2童年价值的确立 4
2.4.3儿童的教育 6
2.5 课题研究的目标分析7
3 童年的价值—儿童天赋美德的消失8
3.1 童年的价值8
3.1.1 儿童与童年8
3.1.2 童年的价值分析9
3.2 儿童天赋美德的消失11
3.2.1 成长:不可逆转的时光—儿童天赋美德的自然消失11
3.2.1.1美德 11
3.2.1.2儿童与成人美德的辨析 12
3.2.1.2.1儿童的天赋美德12
3.2.1.2.2成人的公认美德12
3.2.1.2.3儿童与成人的美德辨析:无谓好坏,各表一枝13
3.2.2 教育:以爱的名义失却纯真14
3.2.2.1物质即幸福,被迫的选择14
3.2.2.2儿童的“异变”,童年的消逝15
3.2.2.3理想的教育:成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15
4 回望,这一程 16
5 研究不足 16
参考文献16
致谢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