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9-04 来源:网络
研究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与之同时带来的是有害气体,颗粒物也不断的被排入大气中,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大气被高速发展的生产活动的影响超过了它本身的自净能力,使大气难以负荷,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和雾霾、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影响。为了应对大气污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行政手段,经济调控,法律规范等等,而在众多措施中,通过立法来防治大气污染无疑是一中有效的手段。虽然我国已经定了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来进行污染防控,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污染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对于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现行立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对大气污染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
课题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法学学者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研究,在立法方面大致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仍然以现有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为研究重点,立足于评价现有制度经验。如罗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与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发展趋势》中提出“从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推行清洁生产”。正体现了这种观点。另一种是主张借鉴美国的法律名称,引用“清洁空气”这一新概念,继而在此概念之下设计法律制度,实施“清洁空气法案”。 如楚道文在《论我国清洁空气法的差别责任原则》上提出差别责任原则。
国外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也引起了国外学者们的注意。针对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国外学者们有着自己的解读。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围绕我国的环境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历史现状、变化特点及最新发展动向来研究。例如,外国学者 John M. Reilly 认为将环境问题的数字达标转化为推动环境行政和相关制度的改革,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各地频频发生。其中,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是造成我国大气坏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已制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应对大气的污染,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部分规定比较粗简,缺乏 可操作性,使得难以真正发挥防治大气污染的作用。与之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则积累了丰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经验。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造利用,是解决当下中国严重大气污染状况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将结合相关调查报告,大体介绍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状况及其立法现状。将以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为参考,分析其已经取得成效的先进制度。再根据过去几十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实践,分析我国现有立法的成就与不足,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大气环境相关立法。
实施方案:
1.以现有立法及实施状况为基础,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质疑
2.参考大量国内外学者著作、查阅政府相关工作报告,结合近年来污染和治理事例,对大气污染法律防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对现有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创新点:
1.指出了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并对此提出完善建议。
2.并非单纯的照搬国外经验,而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当修改后再加以借鉴
课题进度安排:WWw.EEelw.cOm
2017.10.16-11.16 下达任务,搜集论文资料
2017.11.17-12.13 搜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2017.12.14-2018.1.14 完成论文大纲
2018.1.15-2.25 补充论文资料,修改、完善论文大纲
2018.2.26-3.30 撰写论文初稿
2018.3.31-4.15 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2018.4.16-4.22 修改论文,完成三稿
2018.4.23-5.4 修改论文,完成四稿
2018.5.5-5.15 修改论文,完成定稿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健:《排污权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周珂著:《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周珂:《环境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主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贺克斌:《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江莉:《大气污染防治法法律制度的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
[9]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Governance ,A White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