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1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语言与社会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的存在离不开社会,此点可从社会因素导致了不同的语言变体得以体现,另一方面,社会的构成也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变体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结构。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而语言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的差异。对此很多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胡壮麟所编的《语言学教程》中有这样一句话,“语言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而社会中存在的人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际的方式总是不尽相同,这与他们的社会因素的差异息息相关。
关于语言的社会性与语言变异,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
Nikolas Coupland在Style: Language Variation and Identity中首先提出“强调语言变异的重要性在于抵制语言的重要性为语言统一与标准化的观点”,并且指出语言使用与社会团体分类有正相关关系,比如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
Marlins Herlinger在 Gender Across Languages: The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en中重点进行了性别与相应的语言特征的研究。玛琳斯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性别与语言的研究。此书的写作目的在于在一个多样结构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提供一个综合的关于性别的语言深度研究。
中国语言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也开始对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进行了研究:
谭颖沁在《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中指出语言的使用不仅因情景、地域的不同而变异, 也因各种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变体。这种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语言变异叫社会变体。标准语言、社会阶层、性别差别、权势和平等都是影响语言应用的社会因素, 影响着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属性。
于国栋和吴亚欣在《语言与性别:差异与共性并重》论述到性别差异研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它给予了重视。该文探讨的是语言学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首先对现有语言与性别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然后提出这些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发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研究语言和性别这个课题时,不仅要关心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应该关注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共性。
综上所述,不同的社会因素(如性别、年龄、社会阶层、职业、受教育程度、宗教)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异。但是当前大多数中西方语言学家对于导致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本文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导致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作进一步的探讨。
课题研究目的: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不同人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特征的语言,这与他们不同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虽然中西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的研究不够全面,本文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研究言语变体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与对方的谈话中得知对方的社会结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知识更好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以便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