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1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交流的媒介。英语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英语语言交际中一不可或缺的手段, 其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实质是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它在培养英语思维和英语语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口语交际的“混乱”、“不合法”或“非流利”等问题十分普遍,原因是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发音技巧之外,还包含使用交际策略等能力。然而,同阅读、写作以及词汇学习等研究相比,对于学习者口语的研究还较欠缺,主要是由于口语交际是瞬息性活动,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难,中外学者也处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探索阶段。 国外的交际策略研究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Hymes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批评 Chomsky 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的概念不全面,指出语言的熟练不仅仅意味着了解语言规则知识, 还必须了解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共有的使用和解释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规则。 海姆斯的观念进一步说明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语言表达形式。1983年Faerch 和 Kasper 出版了第一部关于交际策略的论文集,将交际策略分为减缩策略 (reduction) 和成就策略(achievement)。当学习者遇到表达困难时,通常有两个选择,一是回避,即采用减缩策略;二是设法解决,即采用成就策略 ( 包括外语转述,求助,拖延及副语言策略 ) 。 减缩策略因通过回避而改变了原交际目标,因而一般不会产生习得,而成就策略因其涉及形成假设, 并利用反馈对假设进行验证,因而有可能促进外语的习得。此后,学者们展开了对交际策略的界定、分类、可教性、影响策略的使用的因素等问题的讨论。80年代末,荷兰成为交际策略的研究中心。来自奈梅亨(Nijmegen)大学的学者们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称为Nijmegen Project 。90年代,国外学术研究者交际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交际策略的研究扩展到分析学习者的心理语言过程上。 1995年以后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英语口语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高月琴( 2002) 阐述了造成中国学生语用失误这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例如缺乏对西方文化、 价值观的认识, 缺乏言语交际的环境以及缺乏对语体的意识等等, 周侠(2004)对影响口语交际原因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汤闻励(2005)在其研究中以 Gardner 关于二语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式为理论基础, 对该模式中的主要动机变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量, 如何影响与本研究受试者英语水平相当的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动机做了初步的分析, 得出了学习外语者要加强学习动机的口语学习策略。英语学习者不会“说”英语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即心理障碍。如卢艳春(2006)在其研究中指出焦虑心理是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不可避免的一种心态,它对于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中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并也指出面子观念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既有积极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张莉(2010)指出中国学生常常在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这样会出现语言的歧义和不可理解性导致口语交际出现困难,只有转换思维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李咏梅(2010)认为影响外语口语交际水平的因素有很多, 文化背景知识的认知也不容忽视。
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阐述英语口语交际的原则和方式,研究英语口语的交际障碍,旨在发现导致英语口语交际困难的原因并且提供相应的对策,以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克服英语口语交际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