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1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格列佛游记》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许多读者和评论家。评论家们对其讽刺的道德倾向,政治意义,宗教色彩等都做过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其讽刺艺术的分析也大都集中为嘲讽式的模仿、诙谐的戏谑和反讽的典故等。也有许多评论家拿《格列佛游记》和《西游记》、《镜花缘》或《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进行比较与分析。从中更体现了《格列佛游记》是一本讽刺寓意浓厚的经典之作。
熊云普、张杨莉的《<格列夫游记>的讽刺艺术论》从文本分析入手,研究作者如何通过描述语言,变化叙事视角及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对18世纪英国的语言学、社会各阶层以及人性的缺陷和污点进行辛辣讽刺的。
王艳萍的《论<格列夫游记>的讽刺艺术》从斯威夫特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论述,从中探析《格列夫游记》独特的讽刺艺术源泉与魅力。
张白杨的《浅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艺术》则主要评析小说中的反语、夸张、对比等讽刺艺术。
李奇林的《<镜花缘>和<格列夫游记>的讽刺艺术》以文本采取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有意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夸饰、铺张、或是塑造一些怪诞的、畸形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产生憎恶、鄙薄的感情为主线加以阐述和分析。
综合以上的研究,无论是对《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手法的分析与研究还是和其它作品进行的比较与批判,其涉及的范围和幅度都比较大。由于《格列夫游记》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手法,许多作者都曾对其修辞手法进行过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从夸张这一种修辞方式入手,研究作者如何通过这一修辞手法在数字的对比、人体比例的描写及漫画式的夸张等方面的运用,对18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以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性的缺陷和污点进行辛辣的讽刺与批判的。
课题研究目的:
研究《格列佛游记》中的夸张讽刺艺术,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英国的一些政治及社会矛盾,因为当时英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形式多变的时代,有利于对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这部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分别在四个国家的不同的一系列奇异遭遇。作品里运用了大量讽刺手法,而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和各阶层人士的抨击与讽刺可谓栩栩如生。夸张手法在数字对比、人体比例的描写及漫画式的夸张等方面能给人以强烈的感观冲击使人印象颇深。对夸张这一修辞的分析与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先从一种方式来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夸张这种修辞手法来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进行抨击与讽刺的,进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它讽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