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03 上传会员:Chaturanga
分类:教学研究 论文字数:34914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个经久不衰的教育问题及热点话题。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几十项与减负有关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减负”也进入了全方位减负的时期,执行主体越来越广泛,政府、学校、家庭和培训机构纷纷加入到“减负”的行列之中。围堵拦截被动式的“减负”说明政策制订和执行等方面都有还有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选择学校这一执行主体,对减负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对其带来其他主体的联动反应进行研究。由于城乡教育尚未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化也尚未实现,城乡小学之间一定存在差异。因此在调查过程中,本文将城乡小学有目的地分开,以浙江省所颁布的“方案”为例。根据对杭州市和玉环市两地小学的调查分析发现,现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减负主体尚未联合减负、执行效果表现不明显、政策文本难以真正利用的问题,学校减负处于孤独和被动的局面。同时,由于对学校教育行为的控制,具有私人性的家庭教育和市场教育卷入了战争,加上本就存在差异的城乡教学,学生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机会受到影响。最后,围绕着发现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家校对话、调动校长负责人积极性、政府重视教育补偿和社会树立良好的氛围的建议促进执行主体的配合,其次也对教师这一群体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作业的设计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政策; 小学减负; 政策执行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1.减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2.当前减负政策执行中的实然问题-2
(二)研究综述-2
1.国内相关研究-2
2.国外相关研究-7
3.研究评述-8
(三)研究意义-8
1.理论意义-8
2.实践意义-9
(四)研究目的-9
(五)研究方法-9
1.文献研究法-9
2.问卷调查法-9
3.访谈法-11
(六)概念界定-11
1.负担-11
2.减负政策中的“负”-12
二、我国小学减负的历史沿迁-13
(一)各时期减负政策重点-13
1.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时期(1978-1992年)-13
2.推进素质教育时期(1993-2000年)-13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2001-2009年)-13
4.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时期(2010年起至今)-14
(二)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政策-15
三、城乡小学“减负”现状的调查分析-17
(一)城乡小学减负措施落实情况分析-17
1.在校学习时间调查-17
2.作业布置情况调查-17
3.学生的考试负担情况-20
4.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21
5.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调查-22
(二)校外减负情况调查分析-24
1.家长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24
2.课外辅导的负担-25
(三)校内外减负实施行为和效果-26
四、城乡小学减负执行问题及其原因-28
(一)城乡小学共同存在的问题-28
1.减负执行主体尚未联合“减负”-28
2.评估标准尚未发生改变-28
3.政策文本难以真正利用-29
4.执行效果不明显-29
(二) “减负”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异-30
1.城乡小学的校际差异影响教育结果-30
2.家庭的卷入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30
五、提高城乡小学“减负”执行力和效果的建议-32
(一)构建家校对话的有效平台-32
1.树立积极的对话意识和有效的对话行为-32
2.优化家校对话平台 传播减负信息-32
(二)校长要明确自身教育责任-33
(三)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3
1.作业设计创新优化-33
2.探索“减负”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新形态-34
(四)政府重视教育补偿责任-35
(五)社会建立良好的减负氛围-35
结语-37
附录1:城乡小学生减负现状问卷调查-38
附录2:关于城乡小学生减负现状访谈提纲-40
参考文献-41
(一)著作类(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列)-41
(二)期刊、论文类(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列)-41
(三)其他-42
致谢-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