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01 上传会员:小小青蛙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18949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以镇江市某一所幼儿园的小班中的某一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深入分析和解释导致其在一日活动中发生“逆反”行为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较薄弱,当他们的一些需要不被满足时,他们会以一种与成人要求相反的行动来表示。在幼儿与家长互动时,家长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满足他,只要有一点无法满足,他便开始不理睬或者哭闹,让家长妥协。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产生“逆反”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幼儿与老师互动时,当老师发出指令时,幼儿无法达到,老师会批评他,他此时就会更加不服从老师的要求,甚至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去表达他的不满。老师的言语态度对幼儿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影响,并导致了“逆反”行为的发生。在与同伴交往时,他不与同伴商量,采取“抢、打”的方式,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同伴的交往方式对幼儿的“逆反”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逆反幼儿; 师幼互动; 同伴交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选题缘由7
二、研究价值7
(一)理论意义7
(二)实践意义7
(三)自我意义7
三、概念界定8
四、文献综述8
(一)“逆反”幼儿行为内涵8
(二)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机制.8
(三)幼儿“逆反”行为表现9
(四)幼儿“逆反”行为的影响因素10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12
二、研究地点12
三、研究时间.12
四、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12
(一)个案研究法.12
1.参与式观察法.12
2.深度访谈法.12
五、研究目的与基本问题.13
第三部分 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14
二、个案幼儿的基本情况14
(一)家庭基本情况14
(二)在园基本情况14
三、资料编码与初步分析.14
(一)资料编码.14
(二)寻找“本土概念”,形成故事线—情境线索.15
1.他的开心与他们的不理解18
2.他的失望与他们的孤立、不在乎19
3.他的参与与他们的拒绝21
4.他的兴趣与他们的不满足21
5.他们的客气与互相敷衍22
(三)主要结论.25
(四)解释儿童:“逆反”的深层次原因.25
1幼儿和成人处于平行世界,无法沟通和互相理解.25
2.关注度的减少,导致了“逆反”行为的发生26
3.成人习惯用表面意义去理解幼儿行为,而忽视幼儿情感的意义26
4.教师不良的言语态度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逆反”行为26
5.亚健康的亲子关系和敷衍了事的家园合作27
四、研究不足27
参考文献28
致谢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