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0-01 上传会员:小七想话说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17887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职业倦怠”一词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大众的关注,有关此研究也风靡一时。工作倦怠是因为工作产生的精神疲劳以及身心疲劳以及因为工作中的压力导致的精力下降的感受,从而产生工作效率变低,出现一些负面的症状,如工作满意度下降、身体素质差、工作积极性低等。
教师作为一种亲社会性职业,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由于教育对象和工作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身心状况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幼儿等群体都有影响,这也引起了公众和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在借鉴和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
在本文中,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被笔者使用。笔者通过评估幼儿园教师的倦怠状况,分别从社会、幼儿园、教师自身等因素调查分析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大致上来说,职业倦怠在幼儿教师身上所体现的程度较轻,状况也并不严重。在这当中,职业倦怠的水平反映在个人成就感低的方面相对较高,接下来依次是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即使情况不严峻,但是不容忽视。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组织、个人等方面提出相关缓解措施。期望为教师职业发展献出一份力,并为自己的教师生涯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调查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 论-1
1.1 研究缘起-1
1.2 研究意义-2
1.2.1 理论意义-2
1.2.2 现实意义-3
1.3 研究现状-3
1.3.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相关概念-3
1.3.2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4
1.3.2.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4
1.3.2.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5
1.3.2.3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修订-5
2 研究设计-6
2.1 研究对象-6
2.2 研究目的-6
2.3 研究方法-6
2.3.1 文献法-6
2.3.2 问卷法-6
2.3.3 访谈法-7
2.4 统计方法-7
3 研究现状与分析-8
3.1 研究样本-8
3.2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统计-10
3.3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资料上的差异分析-11
3.3.1 不同性别教师分析-11
3.3.2 不同教龄教师分析-11
3.3.3 不同班级人数教师分析-12
3.3.4 是否在编教师分析-13
3.3.5 不同学历教师分析-13
3.3.6 不同幼儿园类型教师分析-14
3.3.7 不同职称教师分析-15
3.3.8 不同月均收入教师分析-16
3.4 讨论分析-18
4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18
4.1 社会因素-18
4.1.1 社会支持不够,缺乏理解-18
4.1.2 工作量大,付出与回报得不到正比-18
4.2 幼儿园因素-19
4.2.1 幼儿园管理与组织有待完善-19
4.2.2 幼儿园物质环境不够优化,心理环境缺少人文关怀-19
4.3 教师自身因素-19
4.3.1 教师专业期望过高导致职业期待不合理-20
4.3.2 教师缺乏对自身心理的调节-20
4.3.3 教师专业素养不够-20
4.3.4 教师职业信念不够坚定-20
5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21
5.1 社会方面-21
5.1.1 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重视与投入 -21
5.1.2 社会要加大支持与理解-21
5.2 幼儿园方面-22
5.2.1 幼儿园要正确管理与组织-22
5.2.2 幼儿园环境创设也要为教师考虑-22
5.3 幼儿教师自身方面-23
5.3.1 教师自身要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23
5.3.2 教师要提高心理调节力-23
5.3.3 教师要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23
5.3.4 积极投身教育变革实践,学会包容和创新 -24
6 结论与研究不足-25
6.1 研究结论-25
6.2 研究不足-25
参考文献-27
致谢-29
附录-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