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0-01 上传会员:小七想话说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19232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只会表现出团结、谦让、利他等亲社会行为,还会因各种原因与同伴产生争执、冲突,出现攻击行为。学前时期个体的攻击行为如不及时矫正,会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反社会人格的形成。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南通市N幼儿园,对该园三个小班幼儿游戏活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非参与式观察,记录小班幼儿游戏中攻击行为的相关案例,并结合对攻击幼儿与带班教师的随机访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行为意图,分析影响不良行为产生的因素。最后,对幼儿教师提出教育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攻击性行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 论-1
1.1 选题缘由-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1 研究目的-1
1.2.2 研究意义-2
1.3 概念界定-2
1.3.1 游戏活动-2
1.3.2 攻击性行为-2
1.4 文献综述-3
1.4.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3
1.4.2 幼儿游戏中攻击行为的研究-5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6
1.5.1 研究对象-6
1.5.2 研究方法-6
2 小班幼儿游戏中攻击行为的现状分析-8
2.1 攻击者的性别差异-8
2.2 攻击行为的发生方式-9
2.2.1 身体型攻击-10
2.2.2 言语型攻击-10
2.2.3 混合型攻击-10
2.3 攻击行为发生的游戏背景-11
2.3.1 室内游戏活动中的攻击行为-11
2.3.2 户外游戏活动中的攻击行为-12
2.4 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13
2.4.1 内在因素引起-13
2.4.2 外在因素引起-14
2.5 攻击行为的结束方式-14
2.5.1 教师干预结束攻击-15
2.5.2 幼儿自行解决结束攻击-15
3 影响小班幼儿游戏中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16
3.1 内部自身因素-16
3.1.1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6
3.1.2 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17
3.2 外部环境因素-17
3.2.1 幼儿园方面-17
3.2.2 家庭方面-18
4 小班幼儿游戏中攻击行为的应对策略-19
4.1 正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9
4.2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20
4.3 适时提供指导-21
4.4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21
4.5 增进家园共育-21
5 结 语-22
参考文献-23
附 录-25
致 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