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9-22 上传会员:吃饭了喊我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28949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建构游戏是集自主、操作、结构、象征、创造五性于一体的游戏,它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能力,还能塑造幼儿的品性。而教师在开展幼儿建构游戏时的科学有效指导能够帮助幼儿在原有的游戏水平上向上“跳一跳”,能够充分发挥建构游戏对幼儿良性发展的优势。但是幼儿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小中大班的幼儿在各方各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差异,建构游戏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的指导也应有所不同。
本研究选取淮安区省级优质园H园,综合利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对园中3个大班的6名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指导行为进行调查,共观察到24个建构游戏,收集到431个教师指导行为事件,其中教师在建构游戏准备阶段的指导有33个、在建构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有284个、在建构游戏评价阶段的指导有114个。
首先,从建构游戏准备阶段、建构游戏过程中和建构游戏评价阶段三方面阐述了大班幼儿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指导现状。其次,经过分析发现存在着室内建构场地布置狭窄、室内建构材料投放缺少变化;指导时机重安全隐患,轻游戏体验、指导方式重语言,轻非语言、指导内容重造型规则,轻学习品质;评价主体重教师,轻幼儿、评价内容重结果,轻延伸的问题。另外,从教师、幼儿园、幼儿家庭三个维度出发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及指导的认识不足、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时间较少;二是幼儿园较少组织建构游戏教研培训、文案任务过分消耗教师精力、对建构游戏材料管控力度过强;三是家长对建构游戏价值的认识限于作品和家园沟通频率低,家长参与度不强。最后,笔者针对性以上原因提出了如下改善建议:提升教师建构游戏指导的技能、完善幼儿园游戏培训机制、更新幼儿家长的游戏理念。
关键词:大班;建构游戏;教师指导行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5
(一) 问题的提出-5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5
1. 研究目的-5
2. 研究意义-6
(三) 核心概念界定-6
(四) 文献综述-6
1. 关于建构游戏的研究-6
2. 关于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8
(五) 研究设计-10
1. 研究对象-10
2. 研究方法-10
二、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教师指导行为现状-12
(一) 建构游戏准备阶段-12
1. 建构场地的规划-13
2. 建构材料的提供-14
3. 建构时间的安排-15
4. 幼儿建构经验的准备-16
(二) 建构游戏过程中-17
1. 教师指导时机的选择-17
2. 教师指导方式的选用-21
3. 教师指导时的角色定位-21
4. 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25
(三) 建构游戏评价阶段-26
1. 建构游戏评价的主体-26
2. 建构游戏评价的内容-26
三、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问题-28
(一) 室内建构场地布置狭窄-28
(二) 室内建构材料投放缺少变化-28
(三) 指导时机重安全规则,轻游戏体验-29
(四) 指导方式重语言,轻非语言-29
(五) 指导内容重造型规则,轻学习品质-29
(六) 游戏评价不科学-30
1. 评价主体重教师,轻幼儿-30
2. 评价内容重结果,轻延伸-30
四、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问题的原因-32
(一) 教师自身的原因-32
1. 对幼儿建构游戏及指导的认识不足-32
2. 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时间较少-32
(二)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33
1. 较少组织建构游戏教研培训-33
2. 文案任务过分消耗教师精力-33
3. 对建构游戏材料管控力度过强-33
(三) 幼儿家庭方面的原因-34
1. 家长对建构游戏价值的认识限于作品-34
2. 家园沟通频率低、家长参与度不强-34
五、 提高大班幼儿教师建构游戏指导水平的建议-35
(一) 提升教师建构游戏指导的技能-35
1. 重塑认知,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指导理念-35
2. 学会观察,读懂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35
3. 勤于反思,积累建构游戏指导经验-36
(二) 完善幼儿园游戏培训机制-36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36
2. 精简幼儿教师工作任务-37
3. 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37
(三) 更新幼儿家长的游戏理念-37
1. 健全对建构游戏的认识-37
2. 家园双向互动,支持教师开展游戏-37
结语-39
参考文献-40
致谢-41
附录1-42
附录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