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9 上传会员:蔡文姬没有文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33937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师范生承担着教师、学校事务的参与者、学生、家长代理人、教师助手、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角色。面对不同的对象和情境时,学前师范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期待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并且做出相应角色的转换。当学前师范生自身的能力满足不了角色期待,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或者同时将自己定位为多种角色难以在角色间转换时,角色冲突就比较容易产生。本文将以已完成教育实习工作的学前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定位、角色冲突、角色调适等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对于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定位、角色冲突、角色调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将本科与专科学前师范生角色冲突与调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1.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较清晰,主要担任教师角色、教师助手角色、学生角色、学校事务的参与者这几种角色。专科学前师范生相较本科学前师范生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
2.学前师范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会出现角色冲突,主要是面对幼儿时的教师—朋友、大学生—教师的角色冲突和面对指导老师时的教师—同事的角色冲突。专科学前师范生产生角色冲突较本科学前师范生少。
3.产生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幼儿园课程制度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能力经验与理论知识的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心理调节能力欠缺等。在教师自身能力经验与理论不足方面,本科学前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与经验相对较弱,而专科学前师范生教师基本理论知识相对较弱。
4.角色冲突会对学前师范生的实习工作完成情况、角色定位、与人沟通、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幼儿的看法、生活学习节奏、心理状态等方面产生影响。
5.大多数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能够进行角色调适,主要运用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明确实习工作要求、反思总结实习工作、树立职业信念等方式进行角色调适。
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本研究从高校方面、幼儿园方面、幼儿园指导老师方面、学前师范生自身这四个方面提出角色调适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师范生,教育实习,角色冲突,角色调适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核心概念界定-2
(三)研究意义-3
二、文献综述-4
(一)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定位研究综述-4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冲突研究综述-6
(三)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调适研究综述-8
(四)已有研究评述-10
三、研究设计-10
(一)研究目标-10
(二)研究对象-11
(三)研究方法-11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2
(一)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定位-12
(二)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冲突-16
(三)学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调适-25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27
(一)学前师范生教育实习中角色冲突与角色调适情况调查结论-27
(二)对学前师范生教育实习中角色调适的建议-27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30
参考文献-32
附录-34
致谢-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