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10 上传会员:独角鱼
分类:音乐舞蹈论文 论文字数:8614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 古筝作为一种拥有几千年的弹拨乐器,发展的文化以及技法也是流传千年。古筝和钢琴共同演绎的乐曲《枫桥夜泊》是近现代著名作曲家王建民老师二十世纪末期,根据唐代一位流浪诗人在游途中写下的诗篇所创作。是现代音乐与古典诗词的融合,以特别的演奏技巧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辗转情绪给听众一一展开而来,筝曲中融合了地方性昆曲、江南丝竹、苏州 民歌等南方音乐特色,让每一位听众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的旋律和音色,来到水流环绕的姑苏城,与其一同同感受诗人写下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寂静。本文从古筝曲《枫桥夜泊》创作的背景开始写入,通过对唐诗的分析和诗人当时所身处的情境,以及姑苏的人文风情,开始剖析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及作品的人文艺术。枫桥夜泊中着独特的技法和音色表达的技巧,全曲古筝在其中采用了泛音,点奏,以及不同程度的刮奏摇指配合钢琴的和弦使其音乐作品,色彩鲜明,给我们每个人呈现了秋风萧瑟,幽静空旷的音乐诗歌场景。该作品也作为现代古筝与诗歌作品中的优秀示范乐曲,为其后面的现代作品音乐与诗歌的融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唐诗 枫桥夜泊 古筝协奏曲 情感 民族调式 愁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1
1.1筝曲和唐诗宋词的结合-2
2枫桥夜泊的创作曲式分析-2
2.1定弦-2
2.2调式调性-3
2.3引子-3
2.4慢板-4
2.5如歌的行板-5
2.6再现慢板与尾声-6
3枫桥夜泊的艺术呈现-6
3.1诗词与音乐中的意境表达-7
3.2诗人与现代的跨时代对话-8
4 结语-8
参考文献-
致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