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04-11 来源:网络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关系
1 人际交往
1.1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际交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个研究者对于人际交往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邓卓明[1] 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的互相作用过程,即通常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互相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还 有人认为[2]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共同信息的过程,即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
1.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类型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的特殊类型,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与教师、同学、父母亲人以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也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学生与教师、同学和家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不同的分类。李朵[3]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将大学生人际交往分为封闭型、功利型和相似型三类。封闭型主要体现在人际退缩者身上,这类人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原因,对人际交往产生惧怕、害羞和不安全感,最终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封闭自己的策略;功利型是指体为实现自身或共同利益而建立的短暂联系,但是这种类型在大学生中并不常见;相似型人际交往则是大学生根据与他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而进行的交往,包括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个性特征上的形似。根据交往的方式不同,又可以把大学生人际交往分为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团体的交往、面对面的交往和通过各种媒介的交往这四种类型。在通过各种媒介的交往中,网络交往又是大学生应用最多的[4]。根据人际交往建立的动因,可以分为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和趣缘型。血缘型是因为天然的血缘关系而进行的交往;地缘型是大学生因为地域相同的缘故而进行的交往,最常见的就是同乡会;业缘型是指因为所学专业相同,大学生之间所进行的交往;趣缘型则是大学生以相同的兴趣为纽带而进行的人际交往。
1.3人际交往理论
1)人际交往三维理论
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交往三维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其中每个人都有三类最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控制需要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而情感需要则是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2)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人际交往,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对于一段关系的觉知取决于他们对关系中回报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社会交换理论中人们都是自利的,都期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使自己的获益最大化。
3)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从而提出了公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并不是简单地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还要考虑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是基本相同的。
2 互联网服务使用
2.1互联网服务使用分类
根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可提供的服务有18种之多,包括电子邮件、网络招聘、交友网站、资料查找等。为了更好的研究互联网服务对个体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尝试对互联网服务项目进行归类。Hamburger 和BemArtzi[5]把互联网服务区分为社交服务、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 Hills 和Argyle[6]将其区分为工作服务、娱乐服务、社交服务和在家庭中的使用;李秀敏和阴国恩[7] 将其区分为信息类、技术类、休闲娱乐类、刺激类内容等;雷雳和柳铭心[8]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互联网服务包括社交服务、娱乐服务、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四种。
2.2互联网服务使用动机
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是指个体在受动机的驱使,以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为中介而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相同的互联网服务使用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所致,同一动机也会导致不同的互联网服务使用。有研究者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服务的动机进行了研究。谭文芳[9]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编的网络使用动机问卷,概括出社会交往、自我肯定、匿名交往、虚拟社群、商品资讯和社会性学习这6种动机;刘家艳等[10]则得出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6种心理因素分别为:娱乐上网、学习上网、 交际上网、逃避现实上网、从众上网和交易上网;另外也有研究者[11]认为大学生最常见的网络使用动机依次有“获取资源与娱乐因素”, “交流与情感因素”, “辅助学习与生活因素”和“超越现实因素。根据各研究者的结果,总的来说人们使用网络使为了(1)人际交往(2)打发时间(3)搜寻信息(4)方便快捷(5)娱乐轻松[12] 。
3 人际交往与互联网服务使用
3.1人际交往对互联网服务使用的影响
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认知以及所拥有的社会支持都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从而也会影响他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对于互联网使用的心理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富者更富”,认为高度社会化和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人更喜欢使用网络去结交朋友,从网络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在这一观点中,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通过网络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另一种相对的观点是“社会补偿”,即内向和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利网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获得支持性的人际交流和有用信息。相反的,如果现实中人际交往良好的人使用网络进行交往,就会用在线的弱联结代替了现实人际之间的强联结,反而会影响现实人际质量。
3.2互联网服务使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互联网在为个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对个体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网络影响人际交往的因果机制有两种解释。一是上网代替了强联结。人际关系有两种类型——强联结和弱联结。强联结是指有频繁的接触,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包括宽广领域的应用程序等。弱联结则相反,包括罕见的接触、肤浅易碎的联结以及窄小的焦点内容[13],在线联结就是一种弱联结。网络中的关系一般很难深入和发展到现实中,但是人们的交往时间有限,所以网络交往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现实交往的减少,那么由面对面的身体接触交往所形成的强联结也会逐渐被取代。二是上网代替了社会活动。这就是说,人们坐在电脑面前使用网络,使他们减少了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从而使个体的现实人际互动减少。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上人际关系的发展是健康的,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补充[14]。因为网络使人们跨越了地域的局限,在即使没有现实接触的时候也能进行交往。人们还能通过网络找到志趣相同的群体,参与其中,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完善。网上交往的成功体验和不断积累的交往经验使人们能更加自信地投入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15]。但是,对于网络影响持负面观点的研究者则认为网络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孤寂,割断了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因为那些上网者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他们通过一种程序媒介与形形色色的匿名者进行交流,而这种媒介从促进社会交往的角色来讲,显得十分贫乏无力,且极具破坏性[16]。网络行为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也极易使他们忽略和冷淡现实的人际关系,从而造成自己与现实的隔阂,使自身现实的人际关系日渐萎缩、冷淡[17]。
4 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后续解决
4.1现有研究的局限
现有的研究对于人际交往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不利于今后人际交往的深入研究。另外在人际交往的测量上,并没有一个直接可用的问卷,就更不用说适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卷了,这也是对人际交往量化研究碰到的困难之一。关于互联网的影响研究,目前的热点主要是网络成瘾问题,另外也较多涉及网络和人格之间的关系,而关于互联网和现实人际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在现有的关于互联网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中,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两个影响机制看似合理,但目前的研究中却很少有能够证实他们的依据。而且始终存在两大对立的分野,一方认为互联网和人际交往之间是有积极关系的,而另一方则是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消极的。
4.2后续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解决。鉴于人际交往的状况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因此可以采取通过其他相关问卷的测量来间接体现人际交往状况。但是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一个相对完善的人际交往问卷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今后对互联网的研究也应在重点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其他方面的研究。另外,今后也应多做关于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因为网络的两大对立分野都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支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一个能够把两者整合的理论,这样人们对于互联网与人际关系之间才有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