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2 上传会员:王媛媛
分类:小学教育 论文字数:8848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朗读是让学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朗读还对学生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农村小学,朗读仍存在阅读没有语感、阅读形式过于简单等方面的弊病,分析认为,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得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小学;朗读弊病;改变观念;寻求途径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1.问题的提出-1
1.1相关概念界定-1
1.1.1朗读-1
1.1.2农村小学-1
1.2研究意义-2
2.农村小学在朗读中存在的弊病调查.-2
2.1调查对象和过程-2
2.2.1学生的朗读环境-2
2.2.2教师的教学或指导方法-2
2.2.3学生的朗读能力-3
3.农村小学朗读中存在的弊病及成因-3
3.1学生地方口音重,普通话不标准-3
3.2学生语文基本功差,容易出现添字漏字忽略标点符号等现象-4
3.3学生语言弱,不能直接感悟语言文字-4
3.4学生缺乏对朗读正确的认识及兴趣-5
4.解决策略-5
4.1注重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5
4.2引导学生理透文章,寓情于文-5
4.3运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增加趣味性-6
4.4注重朗读题材的多样性,增强情境体验感,读写结合培养语感-6
4.5评价语及时恰当,具有激励性和趣味性,增加自信心-6
4.6举办朗读活动,鼓励朗读交流-7
5.总结与反思-7
参考文献-8
致谢-9
附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