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03 上传会员:三只小羊
分类:外国语学院 论文字数:14643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汉语成语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具有结构凝固性、意义整体性和使用沿习性的特点。成语的形成方式主要是对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及俗语进行提取或概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属于词汇教学的一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的数量占一定的比重,因此成语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偏误情况:成语字音相似导致的偏误、成语字形相似导致的偏误、成语字义相似导致的偏误、成语结构不完整导致的偏误、未掌握成语句法功能导致的偏误。汉语学习者出现以上的偏误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对成语的了解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不完善。教学实践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成语教学同样需要合适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指导。针对汉语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成语教学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并且制定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成语偏误分析;成语教学;教学建议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成语的性质和特点-4
(一)成语的定义-4
(二)成语的特点-4
1. 结构具有凝固性-4
2. 意义具有整体性-4
3. 使用具有沿习性-5
(三)成语的来源-5
1. 从故事中概括-5
2. 从诗文中提取-5
3. 从俗语转换-5
二、教材中的成语分布情况调查—以《发展汉语》为例-6
(一)教材中成语的数量-6
(二)教材中成语的分布-7
三、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成语使用偏误-9
(一)语料库成语使用偏误示例-9
(二)汉语学习者使用成语的偏误类型-13
1. 成语字音相似导致的书写偏误-13
2. 成语字形相似导致的书写偏误-13
3. 成语字义相似导致的书写偏误-14
4.成语结构不完整导致的偏误-14
5. 未掌握成语句法功能导致的偏误-14
四、汉语学习者成语偏误产生原因分析-15
(一)学习者因素分析-15
1. 习惯按字面来理解成语-15
2. 缺乏对成语典故的了解-15
3. 使用成语时马虎大意-15
(二)客观影响因素-16
1. 成语教学方法单一-16
2. 留学生专用的成语词典有限-16
3. 教师教学的影响-16
五、对外汉语成语规范教学的对策-17
(一)成语教学原则-17
1. 注重文化差异-17
2. 理解成语的附加意义-17
3. 了解汉语成语的来源-17
(二)成语教学方法-18
1. 加大对成语典故的讲述力度-18
2. 调整成语教学方法-18
3. 依托多样活动强化成语运用能力-19
4. 调整词典内容-19
结论-20
参考文献-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