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9-05 上传会员:吃饭了喊我
分类:外国语学院 论文字数:8954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用形态的变化来表达意义,而是通过虚词和语序的变化表示语法意义。虚词和语序多变的用法与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的复杂性使我们在学习汉语时困难重重。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语法成分,才能造出合理的、符合汉语规则的句子。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汉语中的非受事宾语被普遍地运用。作为句法成分,非受事宾语在使用时语义关系十分复杂。根据表意的需要,说话者会恰当地调整语序,语义会随着语序的调整发生变化。非受事宾语作为被调整的对象,也会随着结构的改变使语义发生变化。了解非受事宾语和它的语义分类,有利于对非受事宾语的语义性质和形成机制有所认识。本文将从转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构式语法出发,分析非受事宾语的形成机制;再结合前人的观点从句法特征和语义角度出发探索非受事宾语的结构。
关键词 非受事宾语;构式语法;句法特征;语义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5
二、-非受事宾语的形成机制-5
(一)-转喻和非受事宾语的产生-6
(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非受事宾语的产生-8
(三)-构式语法和非受事宾语的产生-9
1.-形式对于意义-9
2.-动词与构式的互动整合-10
3.-构式的拓展-10
三、-非受事宾语的认知构式分析-11
(一)-从句法特征分析-11
1.-非受事宾语结构-11
2.-逻辑形式-12
3.-被动结构-12
4.-多结构糅合的结构-12
(二)-从语义角度分析-12
1.-语义角色-13
2.-语义指向-14
四、-结语-14
参考文献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