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5815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严歌苓是目前北美华文文坛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纵观其小说创作,作者多是从关注底层人物和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入手,书写复杂多样的人性。本论文将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放置在异质文化语境、抗日战争和文革的历史情境下,对其人性进行拷问与反思,审视女性在特定时空里所承受的非难与残害,从而揭示人性的丑恶与美好、缺陷与迷失等复杂性,进而探讨历史、“人”以及人性的复杂关系,借以对严歌苓小说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异质文化,战争,文革,人性
严歌苓被称为“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 [1]的小说家,从初涉文坛时的军旅、知青题材到移民故事,从故国回望到“中国书写”,人性是严歌苓小说创作贯穿始终的主题。这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严歌苓从小就目睹了母亲深爱着其父亲但父亲却不爱母亲的错位爱情,在父母纠结不清的爱情里艰难成长,这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抉择。《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以父母的错位爱情为背景创作的,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其父母不幸婚姻的同情与无奈。此外,文革中其父被打成反动派,家中被红卫兵抄家,这使她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不堪和辛酸,看到了特殊年代下人性的扭曲与癫狂。在《穗子物语》的自序中作者写到:“在这个小说集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穗子的关系,很像成年的我和童年、年少的我在梦中的关系”但是“穗子是不是我的少年版本呢?当然不是。穗子是‘年少的印象派版本’。其中的故事并不都是穗子的经历,而是她对那个时代的印象,包括道听途说的故事给她形成的印象。” [2] 此外,作者从14岁参军,直到25岁离开部队,其间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残酷,体验了战场上的人情冷暖;1989年离婚,接受邀请进入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就读;1992年与美国外交官结婚,随丈夫游历各国。复杂的人生经历,多元文化的生活背景,给严歌苓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多样的艺术视野,关注中国女性在特殊时代背景和特定时空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