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11624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 “十部传奇九相思”,明传奇自南戏而起便在明代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才子佳人模式更是独占爱情剧鳌头。才子佳人剧自在元戏曲中确立后,至明传奇更是有所承继与发展,大致表现在才子、佳人等的人物形象上和对社会现实、世俗人情的讽刺批判上。与宋元杂剧不同,明传奇的才子佳人剧凭借其鸿篇巨制而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倾向,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肯定和赞美“情之至”的扬情型;世俗化、充满征服欲的猎艳型;充满封建道德说教意味的道德型。本文将以《牡丹亭》、《娇红记》、《锦笺记》、《金钿盒》、《望湖亭》和《贞文记》这六部典型名著为例,对明传奇中的才子佳人类型进行剖析。
关键词 明传奇,才子佳人,类型分析,承继发展
一、绪论
明嘉靖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戏曲现象是传奇的兴起与风行。传奇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和南戏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南戏的篇幅长、容量大,为表演才子佳人曲折的悲欢离合提供了合适的平台。传奇诞生后,南戏逐渐退出舞台。明代传奇作品如林,据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著录,共计有950种,其中有姓名可考的有618种,无名氏作品有332种。而目前传世的明传奇作品有200种,其中才子佳人剧有91种,占总量的45%。这些作品虽然面貌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在主题表达、人物设置还是情节安排上,都已呈现出类型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