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7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10662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异己的世界导致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抗中,知识分子便极易成为这种异化的最突出代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阎真抓住这一矛盾,运用现代性话语语境中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叙事角度刻画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映衬出人类生存本质的现代性悲剧,他的代表作《沧浪之水》与《活着之上》更是典型。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以池大为为代表的职场知识分子及以聂致远为代表的校园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进而探究当代知识分子真实面目。本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一,显现他们在市场时代的自我定位与知识分子身份的延续和新变,逐渐褪去了自身原有的那份“魅力”过程中的焦灼与矛盾心理;其二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在现今消费社会的时代互相碰撞与冲突,从而探究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两面性问题及作为精神的和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分子,池大为,聂致远,精神困境
绪 论
“知识分子”概念是西方社会理论特别是现代性研究理论中一个学理性概念,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知识分子有很大出入,但两者之间亦有其共通之处,普遍具有启蒙思想、批判精神等。本文要研究探讨的知识分子是广义上的,特指具有知识分子倾向的中国古代的“士”及当今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文类的读书人。自古至今,知识分子历来都是作为“特立独行”的代名词,他们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在古代,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与命运联系密切,而在当今社会中,知识分子则是代表具有进步思想的独特群体,他们的独特身份及其价值决定了他们不仅是被社会关注的对象,亦是作为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审美对象。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充斥着金钱、权力与欲望,知识分子的精神与价值观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变化,不免引起了作家对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沧浪之水》与《活着之上》便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