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7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15565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东汉历经二百多年,上承西汉下启魏晋,作为中国诗歌发展上的一条纽带,自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将东汉文人诗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其特点并归纳它的影响和地位。首先东汉时期的文人诗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光武帝到汉章帝时期,是东汉文人诗发展的初期,这个时候的文人诗还是政治教化的工具;二是从汉和帝到汉质帝时期,东汉文人诗由政治教化开始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三是从汉桓帝到汉少帝时期,东汉文人诗已经完成了向个人情感抒发功能的转化,开始走向文学自觉的道路。本文将全面分析东汉文人诗在这三个阶段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东汉文人诗,创作倾向,政治教化,个人情感
一、绪论
中国诗歌发展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五言诗体取代四言诗体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但是这在诗歌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由于文献资料的大量散佚,所以研究进行的并不是十分顺利,以下简要介绍东汉文人诗的研究情况。
对于东汉文人诗的研究主要从考证辨伪、诗歌主题、艺术价值和它与东汉社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考证主要是对于产生年代和作者方面的研究,例如《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之说,赵敏俐在《汉代诗歌史论》中认为其产生于两汉时期,罗根泽则认为其产生于东汉末年。还有逯钦立所著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他在其中整理了东汉有主名诗九十三首,对于东汉文人诗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还有诗歌辨伪方面的研究,例如木斋、宋娟在《论秦嘉五言诗〈赠妇诗〉三首为伪作》中指出,秦嘉的三首《赠妇诗》是后人根据他二人的书信改写而成的,邢培顺在《秦嘉五言〈赠妇诗〉真实性不容否定——关于木斋“秦嘉五言诗为伪作”问题的商榷》中驳斥了木斋的论断,认为秦嘉《赠妇诗》的真实性不容否认。对于主题的研究,例如江霄月的《东汉文人五言诗主题嬗变》的研究,她在这篇文章里对东汉时期文人诗的爱情咏史生命主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究它们嬗变的原因。还有许晓晴的《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与主题》、张庆岩的《〈古诗十九首〉的“悲情”主题探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