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01 上传会员:蔡文姬没有文
分类:本科论文 论文字数:18409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魏晋名士的入仕观和他们的作品表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我们知道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隐士,他们有些是真的无心政治离开官场,而有些以隐博得名声从而更好做官,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做官的名士,他们的入仕观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文献记载中了解分析。
本篇论文将要探索影响名士入仕观的不同因素,分析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入仕观以及产生的影响。
首先,第一章主要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分析影响名士入仕观的不同因素,内在主要指出身,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他受到教育的内容和质量,同时也决定着他的入仕机会。而外在因素主要指大环境因素,社会时代背景、主流文化思潮以及官场之风。假设一个人出身世代为官的显赫家庭,那他受到的教育肯定是以传统的儒学为主,而且入仕机会要比别人大得多。但 进入到社会中,政治背景,文化思想以及官场上的风气又会再一次影响到入仕观。
第二章分析了谢安、殷浩、嵇康和陶渊明的入仕观,比较具有代表性,分别是在朝为官的名士,以隐入仕的名士,遭受统治阶级迫害的名士和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名士。借以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了解探究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入仕观。
第三章,对他们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表了一些拙见。首先是对当时文学方面的影响,出现了文化的自觉性,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然后分析了对唐代以及宋代隐逸文化和文学作品的影响。
最后是对全文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魏晋名士、入仕观、实干、隐逸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V
第一章 影响魏晋名士入仕观的不同因素-1
1.1魏晋名士所受教育-1
1.2魏晋世风-3
1.2.1魏晋时期时代社会背景-4
1.2.2魏晋时期文化思想与世风-4
1.2.3魏晋官场之风-6
1.2.4九品中正制-6
第二章. 魏晋名士中入仕观之差异-8
2.1魏晋官场上的名士-8
2.1.1身在朝堂,心自逍遥——谢安-9
2.1.2“终南捷径”的殷浩-10
2.2远离官场的名士-11
2.2.1广陵绝响——嵇康-11
2.2.2桃源居士——陶渊明-12
第三章 带来的影响-14
3.1对魏晋南北朝的影响-14
3.2对后世的影响-15
总结-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