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03 上传会员:菲菲小宝贝
分类:人文社会 论文字数:14158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2020年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各节目组面临着无法进行线下录制出现节目空档的窘境,亟待寻求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之策,此时“云录制”应运而生。“互动仪式链”下,“云录制”和常规录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身体同在”,并自觉屏蔽其他群体,围绕话题进行交流,输出情绪情感,完成整个互动仪式。相比较于传统节目录制,“云录制”最大的外在表现不同为,借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身体同在”。身体即仪式,真实身体的缺席意味着仪式的消弭,统一和谐的空间整体让位于杂乱拼接的时空碎片,随之以往的传统美学体验几乎罄尽。缺乏仪式的互动并不能够使互动效果最大化,即相较于传统录制,去仪式化的“云录制”在整个互动仪式链的最终互动效果呈现方面差强人意。去仪式化的同时也在再仪式化。现阶段来看,“云录制”较好地解决了特殊时期的节目制作和满足了受众的节目观看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如何甄选适合去仪式化操作的节目,如何实现再仪式化下对互动效果的最大化,还需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云录制”;“身体同在”;互动仪式链;去仪式化;再仪式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仪式视阈下的传播研究-2
(一)仪式的概念及其特点-2
1. 仪式的概念-2
2. 仪式的特点-2
(1)程式化-2
(2)放大化-2
(3)忘我性-2
(4)共同性-3
(二)仪式与传播的基本概念-3
1. “传播仪式观”-3
2. “媒介事件”-3
3. “媒介仪式”-4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4
1. 身体在场-4
2. 界限隔离-5
3. 焦点关注-5
4. 情绪共享-5
二、“云录制”的诞生-6
(一)“云录制”的背景-6
(二)“云录制”的概念-6
(三)“云录制”的特点-6
1. 裂屏呈现-6
2. 简易表达-7
3. 筹备复杂-7
4. 技术保障-8
三、去仪式化的“云录制”-9
(一)“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观众仪式感-9
1. 常规录制下的观众-9
2. “云录制”下的观众-9
3. “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观众仪式感-10
(二)“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主持人、嘉宾仪式感-10
1. 常规录制下的主持人、嘉宾-10
2. “云录制”下的主持人、嘉宾-10
3. “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主持人、嘉宾仪式感-11
(三)“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整体仪式感-11
1. 常规录制下的整体-12
2. “云录制”下的整体-12
3. “云录制”与常规录制下的整体仪式感-12
四、去仪式化与再仪式化并行的“云录制”-13
(一)去仪式化的表征-13
1. “身体”的缺失-13
2. 传统美学意义的消解-13
(二)再仪式化的产生-13
(三)去仪式化与再仪式化的“云录制”发展-14
结 论-16
注 释-17
参考文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