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03 上传会员:菲菲小宝贝
分类:人文社会 论文字数:16730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2006年12月12日,NICONICO动画开始提供实验性质的服务,称之为ニコニコ动画(仮)成为了弹幕视频的滥觞。2007年,AcFun弹幕视频网站的出现为中国弹幕视频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而2009年哔哩哔哩横空出世之后,弹幕才正式引起中国人的兴趣与爱好。学界也至此以后将自己的关注点聚焦在弹幕上。若从2007年AcFun出现开始已有近十年成长历史的弹幕,已经引来了各种学科对于他的关注与研究。从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角度来看,弹幕的传播者具有匿名性与自由性,弹幕传播者还具有亚文化的特殊性质。弹幕的内容则具有解构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狂欢属性和知识性。弹幕的媒介具有具身性和模仿的特点而弹幕的受众对于传播学对于受众话语的突破有着重要的意义。弹幕的效果则有凝聚共识、营造想象的共同体、议程融合的作用。而从批判学派的角度上来看,弹幕也具有文化工业的属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人的异化甚至社会的单向度。至此需要重拾哈贝马斯的相关理论来拯救弹幕,使其成为有可效性的“公共领域”。
关键词:弹幕、传播、经验学派、客观学派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弹幕的概念与发展-2
(一)弹幕的概念-2
1.弹幕的本质是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评论-2
2.弹幕可以具有滚动、停留甚至更多的动作特效方式出现在视频上-2
(二)弹幕的起源-2
1.弹幕一词的由来-2
2.弹幕的首次尝试-2
3.弹幕首次传入中国-2
4.弹幕在中国的壮大-3
二、弹幕的传播学学理性质——基于拉斯韦尔“5W”模型的分析-4
(一)弹幕传播者-4
1、匿名性与自由性-4
2、弹幕中的亚文化现象-5
(二)弹幕传播内容-6
1、解构——弹幕内容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6
2、“乐队花车效应”——弹幕内容的狂欢性质-7
3、知识性——作为视频解释的弹幕-8
(三)弹幕媒介-9
1.跨时空的”身体接触”-9
3.5G环境下新视频终端的趋势展望-12
4.塔尔德“模仿”视域下的弹幕媒介-12
(四)弹幕受众-13
1.传受合一——对于受众话语的突破-13
2.从“现场”到“在场”-13
(五)弹幕效果-14
1.议程融合-14
2.意见领袖与多级传播-14
3.群体仪式——呼唤群体认同、营造“想象的共同体”-15
三、批判视野下的弹幕——单向度社会的潜在源泉-16
(一)权力与资本对弹幕的入侵-16
(二)弹幕与文化工业-17
1.文化工业-17
2.弹幕内容的文化工业属性——标准化和伪个性化-17
(三)现代人的交往困境-18
四、如何挽救弹幕?——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19
(一)重建生活世界、再造公共领域-19
(二)确立主体间性、压制嚣张工具理性-19
(三)重振交往理性、恢复对话伦理-20
结 论-21
注释-22
参考文献-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