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8-26 来源:网络
1、“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可行性分析
赵寄石与唐淑认为:“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间的渗透,没有不涉及其他领域只能进行某个领域的活动,多活动中具体、感性的经验经常无法也没有必要做领域区分,不同领域的经验有机联系在一起,幼儿获得的经验是整体性的[ 《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赵寄石 唐淑]。”综上所述,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包含单一的领域目标与学科内容,其中必然涉及到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如何将不同的领域进行相互渗透呢?
“整合”“渗透”“综合”是教学活动中常提到的概念,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许卓娅教授认为在音乐活动前,可以通过设计“蜘蛛网”,结构将隐含的教育契机“一网打尽”,蜘蛛网的中心是当课堂关注的焦点,纵轴是孩子的五大领域,活动能够渗透的学科都需要在其四周标注清楚,并注明通过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哪些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品质[ 许卓娅 音乐教育不是教音乐的教育] ,这样,教师就不会出现“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渗透而渗透”的现象,也不会让“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课程无法实施。韵律活动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数学活动与韵律游戏二者相结合,是符合《纲要》与《指南》精神的,也可以满足培养幼儿学习素养、学科素养与人格素养。 教学活动合理与否是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在学习中能否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途径。 在查阅资料后,我发现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的相互渗透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课程设计和实施者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立足幼儿的整体发展,既要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也要重视幼儿的兴趣、态度、行为习惯、动作技能、 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与途径》贾宗萍 钱震 高燕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认为“渗透数学教育”对韵律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真实的韵律活动课程应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交替,不仅是表现于能力的交替,是活动与游戏的交替,更是不同教学领域的交替。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注意幼儿原有教学经验、课程的节奏变换,课程才会完整,才能为幼儿提供舒适、合理的教学环境。如,我们常在音乐活动中反复提及两个数学概念:空间与顺序,就空间概念而言,幼儿应当掌握的空间关系有哪些呢?提到上、下大家本能的就会想到左、右,前、后等。那么在韵律活动中可否将这些概念加入其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大班韵律活动《黑猫警长》,教师根据黑猫警长这一教学内容,创设出一个生动、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九宫格游戏进行10以内的数学快速反应,让幼儿将之前原有的经验与新的游戏情节进行联系,幼儿通过完整的数学逻辑表达选择需要的线索,选择的过程即是数学知识应用过程。幼儿在包含数学游戏的韵律活动下,不仅音乐素质得到满足与提升,也可以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数学游戏不仅使得韵律活动不再局限在教师带领下的反复练习与重复歌曲的框架之下,而在幼儿在数学活动的引导下,更大的激发其参与韵律活动学习的积极性。韵律活动与数学游戏两个领域的相互渗透,是科学的、有效的渗透。由此可见,在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是真实可行的。
2、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的设计技巧
成功的韵律活动可以将音乐内容与数学活动通过有趣的情境自然的融为一体。
(一)创设韵律环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恰到好处的融合我们所需要的数学游戏?让活动本身变得更丰富、更有趣呢?
首先,教师应建立如下观点:韵律活动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扩散性,激发幼儿提高学习数学主动性、灵活性、丰富性等认知特征。具体来说,韵律活动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刺激幼儿大脑的发展,提高幼儿想象能力,并由此传输数学知识、锻炼思维发展,使幼儿能主动学习、更好的完成音乐目标和数学游戏的任务。
如:在韵律活动《黑猫警长》中,在教师蕴含感染力的语言中,教师带领孩子走进在幸福村发生的侦探故事:粮仓的管理员突然打来电话报案,讲述自己粮仓莫名其妙失窃的事情,询问后得知大米少了,黑猫警长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案发现场,找到破案的突破口以后,收集线索,锁定目标,成功破案。随后教师带领小朋友学习动作,在动作结束后找到突破口,选出一名优秀警员,这个警员需要自己收集九宫格中的信息,获取关键线索,教师此时加以引导幼儿:必须使用精确完整的数学性语言表达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碎片所在的具体位置,当“黑猫警长”说出第二排第三个、从上往下数第一排第三个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后,每个翻开的碎片会出现一定的线索,第一次翻开后,呈现的是“梅花脚印”,大家猜测这是一只动物留下的犯罪痕迹,第二次大家得到了一个“10-6=?”的数学算式,大家一口同声的说10-6=4,而后有的小朋友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四条腿的小动物,有的人认为是四个人合作偷了粮仓的大米,还有的小朋友持有不同的态度与意见,他们认为有10个罪犯,但是跑掉了6个,还留下4个,孩子们讨论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有种置身于破案现场、自己就是最棒警长的自豪感。第三次得到的线索是一块“锯齿状黑红色块”,幼儿通过将答案的结合,最终得出罪犯是一只狐狸。
由此可见,在音乐韵律活动课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选择幼儿能够接受的内容,如在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提前掌握班级中绝大部分幼儿的数学经验,否则在韵律活动中渗透的数学游戏会因为幼儿已有经验的匮乏或已有经验远超出数学游戏中涉及的数学认知挑战。如大班幼儿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必须选择幼儿已经熟练运用的10以内加减或10以内数的组合和分解,接着以解决问题为基础进行猜测与联想。如果教师选择20以内数学题进行运算,大部分幼儿无法得出答案,幼儿则慢慢的丧失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因此,在韵律活动中渗透数学游戏应该是在幼儿的掌握的学习范围之内,否则会丧失渗透学习的初衷与本质。
总之,以运算活动为出发点融合数学游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幼儿情绪、增强动作的记忆性,还可以进行思维的挑战。幼儿在反复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的音乐素养,又在游戏中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二者相互配合,给予幼儿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营造活动氛围,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让幼儿带着情感感受韵律活动、体验韵律活动、走进韵律活动,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尝试音乐领域与数学领域有机结合的实践中,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关键,当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学习内容。因此,我认为故事情境、数学游戏、教师语言是进行韵律活动的基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幼儿可融入其中的教育情境,用生动的语言将幼儿代入到情境、事件中,从而对活动氛围进行铺垫。
许卓娅教授在进行课程分析时提到: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授课时应尽量做到1.语言精练,加强讲解、示范、练习、反馈的紧密结合;2.分散讲解内容,都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反馈的小单位快节奏递进的教学模式;3、多采用“幽默语言”,轻松愉快地组织活动[ 许卓娅《韵律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如在《小小特工中》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兼特工身份导入活动,帮助幼儿迅速代入特工的身份中,教师通过情境性语言让幼儿明白获取密码完成任务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教师在摆放凳子拉起绳子,立刻为幼儿营造出一种攀爬的情境,在此环境下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帮助幼儿进入情境,幼儿保证完成任务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而后,进行观察模仿学习时教师通过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相结合,帮助幼儿认识到韵律游戏的特点为:脚步轻、身体紧、动作迅速有力,在伴随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攀爬、射击、投弹、快跑等动作后,两队特工完成竞赛任务,解开密码,获取装备。在紧张的音乐氛围下,特工们找到需要的线索,获取密码的关键则是10以内的数学题或10以内数的组合和分解, 通过解决图文并茂的数学小问题如:10个手榴弹扔掉6个还剩几个?活动设计的问题依据韵律活动产生,答案的获得使数学活动与韵律活动紧密结合,从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出发创设活动氛围,改善幼儿学习数学时较为枯燥的状态,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