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24 来源:网络
一、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目的。
(一)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柏拉图是古希腊文化的巨擘,他以卷帙浩瀚的著作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在众多的学术领域内作出了拓荒性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教育家和诗人,是西方美学和诗学的开创者和莫基人之一。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学者最初并没有接触柏拉图著作的管道,也很少懂得原著的希腊文。柏拉图的原始著作在西方文明遗失了上千年,直到它们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一世纪被人从城里带出为止。只有到了文艺复兴,当西方世界对于古典文明的兴趣开始复苏时,柏拉图的哲学才又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长了文艺复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为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到了19世纪,柏拉图的名声恢复了,至少跟亚里士多德的不相上下。自从那时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也将他们的理论根基于柏拉图的著作之上,为此产生了很多观点各异的学派。
2.国内研究现状:
柏拉图在中国的接受历程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文化语境变迁与西学东渐的缩影。从古至今,国内对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哲学思想的某一方面,且研究成果零散而不集中缺乏系统性。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核心思想是“理念论”。就著作而言,范明生的《柏拉图哲学述评》揭示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是阶级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探讨了哲学及各个组成部分。他指出,柏拉图理念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之外和之上,生造出—个理念世界,绝对对立和分离这两个世界。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的《柏拉图哲学》充分介绍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论文而言,如黄伟的《柏拉图后期理念论研究》研究重点是柏拉图的后期理念论及前、后期理念论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把握柏拉图理念论思想的演变。陈志伟的《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立足于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来探寻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题,揭示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从而进一步挖掘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梁景时的《柏拉图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根基和思想根基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二)选题的依据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集柏拉图的政治学、伦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于一体,并以他的本体论——相论作为基本原理,把这几个方面贯通起来。而“腓尼基人传说”是柏拉图《理想国》第三卷末尾中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更多地以“高贵的谎言”为人所知。“腓尼基人传说”针对的是护卫者的教育,讲的道理是政治共同体的“同”与“异”,不讲“同”,城邦就是一盘散沙,不讲“异”,就形成不了合理的政治秩序。其中涉及到关于城邦的正义问题探讨,通过一个形象生动的隐喻来教育卫国者和辅助者如何各司其职,共同护卫城邦。
(三)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和深化了对城邦的正义问题探讨,有助于现代社会城市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将哲学与政治联系起来讨论,可以促进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
2.现实意义:对于加强社会公民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公民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渐趋薄弱,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和权利与义务教育刻不容缓,故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
二、选题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论文框架与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分析综合法。
(二)主要内容
根据柏拉图《理想国》中“腓尼基人传说”的文本解读,本文在国内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对“腓尼基人传说”的解释及其所涉及到的问题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探讨“腓尼基人传说”的历史由来和解释;
2.分析“腓尼基人传说”提出的原因和所隐含的问题;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腓尼基人传说”中关于城邦正义问题的探讨;
4.从“腓尼基人传说”隐喻中归纳升华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三)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