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2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委婉语最初源于希腊语,最早应用于宗教活动中。早在16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George Blunt就首创了委婉语euphemism一词,并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Euphemism is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对委婉语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6年,Menken在《The American Language》一书中非常细致的探讨了委婉语是如何产生并且流行起来的。1981年,英国语言学家Hugh Rawson编纂出版的《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集中体现了英、美语言学家多年来对委婉语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词典中长达数十页的前言,乃是迄今为止中外学者研究委婉语的各种论文中最杰出的一篇。1991年,Allan和Burridge出版的《Euphemism and Dysphemism》一书,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委婉语,这本书同时也是国内委婉语研究者参考最为频繁的著作之一。
国内对委婉语也有很多的研究,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研究的:1、语义学(如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1994年等);2、社会语言学(如吴礼权,1987;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1989;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1999等)3、修辞学,汉语言学家主要从这个角度研究委婉语(如陈望道,1976等)4、心理学(如吴礼权,1998;孙汝建,1996等);5、语用学(如束定芳,《委婉语新探》1989;束定芳和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1995;徐海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1996等)。其中,束定芳根据Grice和Leech的理论,阐述了委婉语的使用与语言交际过程的三个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的关系,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委婉语的问题,这对委婉语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学术界对奥巴马的演讲也是不断推敲和研究。林素容教授在2012年发表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中第31卷第6期的期刊中,借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三种“人工说服”手段: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品诉诸,以奥巴马竞选演说为例,运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引述模仿总统言辞,运用辞格,考虑共同论题等角度阐述“三诉诸”理论在演说中的得体运用。方小兵教授运用了新修辞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认同策略: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对奥巴马胜选演说中隐藏的修辞策略进行剖析。文中阐述了新修辞学突破传统修辞学中的语言规劝范畴,从话语分析扩展到一切具有潜在认同效果的象征手段的研究,是一种极具解释力的修辞研究范式。陈洪宪教授在百科论坛发表的文章从文体学的句法角度解读了奥巴马演说,他指出,句法是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修辞层面和句子的类型和组织形式等角度分析,探究其演说成功的奥秘。对于顺应理论,是Verschueren 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中提出的,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在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gding Pragmatics一书中,他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该理论。而国内最先引进顺应论的先行者是钱冠连教授,他于1991年在《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中全面介绍和评价了顺应论。从此,国内开始了顺应论的探究。
关于委婉语和奥巴马演讲,国内外都已经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将委婉语和奥巴马演讲相结合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国内外有关专著比较少,参考文献比较单一,也就是委婉语在政治方面的研究极为有限,特别是在政治演说,总统就职演讲方面的探索。目前,委婉语在政治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交际原则,基本应用方面,真正对于语言使用过程的研究和探索却远远不足,现有的政治方面相关的委婉语的研究欠缺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而委婉语在政治方面的研究对国内的交流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
课题研究目的:
委婉语的运用和政治演讲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奥巴马的就职演讲颇具语言魅力,是进行政治演说可以借鉴的典范。本文的研究希望通过对奥巴马演讲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词、句、语篇三个微观层面来对其语用策略进行探究,并运用顺应论揭示奥巴马演讲的语言艺术,有助于激发英语学习者对政治演讲中使用委婉语的兴趣,学习政治演说家的演讲艺术以及一些演讲中的语言技巧,提高演讲水平,并对委婉语以及委婉语的相关理论有个基本认识,能在平时的演讲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