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12-21 来源:网络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1.基本内容:本篇论文从朱自清两本游记散文的文本出发,概括他游记散文的主要特征,探讨其中传达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取向和文化心理。
引言:游记创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开始,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游记。正如澳大利亚地理学家卡特所说,现代旅行家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地理学家,既是浪漫的骑士又是经验的科学家。游记创作不仅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文化考察活动,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时代风云、历史沧桑、文学思潮、审美情趣等内容。以朱自清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经历了民主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沿承了近代游记作者所肩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启蒙的双重使命。朱自清的游记散文无疑扛起了这面大旗,他因所处的整个群体的共性特征和个人的经历背景生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将这些文化心理融入到他在游历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当中,从而创作了《欧游杂记》、《伦敦游记》两部作品。以小见大,我们可以从他的这两部作品窥探出整个时代以及延续至今的域外游记散文创作意义。
第一部分以“所见之景的心灵映照”为主题,游记中有多处对西方教堂建筑、绘画雕塑等的描写,从中深入探讨朱自清对所见所闻的主观感受背后所透露出的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接受与偏爱,以及在《瑞士》、《荷兰》、《巴黎》等篇目中现代知识分子以自然和艺术为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并在其中建构的独立人格的价值追求;
第二部分“文化之旅的生命体验”,主要通过对《罗马》、《庞贝故城》及《莱茵河》等地浓厚历史气息的描写,向读者展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宏阔的空间感和深刻的生命感,体现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人在巨大空间中的渺小及对生命价值的探讨;
第三部分“不同国度之间的文明碰撞”,作者在游历和描述异国时时常将中外产生对比联想,进而发现中西文明的异同以及感受到古代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尤其集中体现在如《西行通讯》里“晚霞”与“落日”、《巴黎》中的“咖啡”与“茶”等的具体意象思考中和《伦敦杂记》对西方人的描写中,如《房东太太》和《乞丐》,使读者不难体会出其中的“家国情怀”和作者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结语:论文从朱自清游记散文中景、物、人这些“文化符号”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思和时空体验的生成与发展,分析以朱自清为代表的现代游记散文作家对特定地域文化的心灵体认,对异域文化感知中获得的精神唤醒。他们的经历与作品对于现在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的,一个国家对他国文明的感知与体悟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当代人该如何在游历异国他乡,扩充自己的见识和视野的同时,体会出异国文明的深层次内涵和加深对自己的精神意识、本国文化,乃至当代文化的理解?这是本论文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朱自清,集诗人、学者、斗士于一身,他的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学术研究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多年来,朱自清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朱自清研究有所开拓与发展,主要体现在(1)研究视野的拓展,从只注重对朱自清散文的研究,拓展到从教育、诗歌、文学批评等角度展开研究;(2)研究方法的多元,除了传统的社会学、美学、主题学等研究方法外,运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如胡峰《袒露爱欲情结的心灵游程——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精神分析》)、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如徐海燕的《朱自清与徐志摩散文风格比较》)等;(3)研究内涵的深入,如宗先鸿先生从作家创作的心理深处展开分析,刘锡城先生独辟蹊径将朱自清放在民间文艺学史上进行评说,王远明在知人论世中研究朱自清早期散文的文化心理结构。但同时,新时期的朱自清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憾,比如研究论题的重复、研究方法的牵强、研究视野的局限等。而对于朱自清游记散文的研究,有的学者是将他和徐志摩、郑振铎的游记的散文放一起比较,有的则是在谈及他的风格形成时,顺带提到他的游记,有的虽以这两本著作为对象,但是关注的是创作手法和技巧(如杨益萍的《试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的艺术特色》),对其中的文化意蕴探究很少。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国内对于现代游记的研究向来很重视,李一鸣先生在他的《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研究》中将中国现代游记散文其划分为发端、繁荣、转折三个阶段,繁荣期主要是1917-1927年,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主要处于这一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现代白话游记研究多着眼于山水诗情、描写功能等方面,对其中渗透出的文化意蕴探求较少;而纵观当代朱自清散文、诗歌研究虽有较大成绩,但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比,仍有值得开拓深化的地方,比如对游记的研究就是一片处女地;再加上现代早期的一批知识分子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创作心理,朱自清在其中极具代表性。基于此三点,本课题想通过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和叙述异域自然与人文景观时透露出的独特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怀,展现出其在传统和西方两股文化的夹击下形成的多元文化心理,以填补现代游记散文研究在这一阶段文化心理方面的空白,并且对朱自清本人的创作研究进行补充。同时,随着当代国内外学者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化下的全球化正在飞速发展,大量的域外游记正在被创作,这些创作中的文化心理与朱自清先生在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紧密相连、一脉相承,因此我想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指导我们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审视与创作,中国作家怎样在当今时代建构起对他国文明的正确心态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