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02 上传会员:雙子海
分类:经济学院 论文字数:13889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1936年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规定了内部控制一词的意义:“内部稽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公司的现金以及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IACPA.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S].1936];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则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的各项环节更加全面地结合起来,详细地解释了有关定义。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源动力,随着相关法案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走进西方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当中,并不断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发展时间较晚,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且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面对大环境的巨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迫切地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促使对于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发展起来。1997年,经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财政部批准的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定义才终于“问世”,标志着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正式起航”;2008年,在借鉴和参考国际通用做法以及COSO内控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同时结合我国经济事实进行了本土化完善,通过有效的内控机制在降低内外部经营风险,在资产安全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内部控制含义更加丰富——规范监督运营,防范企业风险,以及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等等都纳入了内部控制的机制范围,以保障企业有效管理,生产经营合规高效,最终实现盈利目标。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本文针对近些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对其遇到的典型问题的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组织建设 会计信息质量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3
一、内部控制相关概述-4
(一) 内部控制的概念-4
(二)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5
(三) 内部控制的要素及其相关联系-7
二、我国内部控制现有问题-9
(一) 内部控制组环境存在缺陷-9
(二) 经营管理风险上升-9
(三) 内部信息失真-10
(四) 内部控制活动不到位-10
(五) 内部监督制度混杂-10
三、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12
(一) 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12
(二) 风险认知的缺乏-13
(三)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完善-13
(四) 科学控制活动的缺失-14
(五) 内、外部监督制度混乱-15
四、内部控制改进措施及影响-16
(一)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16
(二) 有效结合风险评估-17
(三) 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17
(四) 灵活的内部控制活动-18
(五)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19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