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03 上传会员:Chaturanga
分类:教学研究 论文字数:17819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是幼儿重要的社会关系,且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4-5岁,幼儿开始喜欢去找同伴一起玩,不再满足于自己玩游戏。在一阶段幼儿的游戏能力与水平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性行为也逐渐增多。该如何正确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在全面二胎政策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幼儿变成了非独生幼儿。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关于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当前中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谦让行为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选取H市Y市C园的中班幼儿的谦让行为进行了研究记录,研究主要采用情境测试的方法,对4-5周岁的幼儿进行了测试,试图探讨中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哪些特点,进而探讨该如何培养才能有助于这个阶段幼儿谦让行为的提高?
经过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在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特征方面:第一,中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倾向于物质资源谦让物。第二,中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倾向于主动谦让及协商行为。在中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谦让行为的区别方面:第一,独生幼儿的谦让行为相较于非独生幼儿更具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物质资源的谦让。第二,非独生幼儿的谦让行为相较于独生幼儿,倾向于通过协商来分配资源。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幼儿园方面应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第二,家长方面应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独生幼儿; 非独生幼儿; 谦让行为; 培养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7
1.1 研究缘起-7
1.2 研究意义-7
1.2.1 理论意义-7
1.2.2 实践意义-7
1.3 概念界定-8
1.3.1 亲社会行为-8
1.3.2 谦让行为-8
2 文献综述-8
2.1 幼儿谦让行为的类型-8
2.2 幼儿谦让行为的总体特征-9
2.3 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10
2.4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策略-11
2.5 研究述评-12
3 研究设计-12
3.1 研究目的-12
3.2 研究对象-12
3.3 研究方法-12
3.3.1 自然观察法-12
3.3.2 情境测试法-13
3.3.3 文献分析法-13
3.4 研究过程-13
3.4.1 确定研究对象-13
3.4.2 确定情境测试谦让物-13
3.4.3 确定情境测试流程-13
3.4.4 确定观察记录表-14
3.4.5 确定研究工具-14
4 幼儿谦让行为的研究结果与分析-14
4.1 不同测试情境下中班幼儿的谦让行为-14
4.1.1 不同测试情境下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的总体情况-14
4.1.2 不同测试情境下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的比较情况-15
4.2 同一测试情境下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谦让行为-15
4.2.1物质类测试情境(一)中幼儿谦让行为差异比较-16
4.2.2 物质类测试情境(二)中幼儿谦让行为差异比较-16
4.2.3 非物质类测试情境中幼儿谦让行为差异比较-16
4.3 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谦让行为总体表现比较-17
5 讨论与建议-18
5.1 讨论-18
5.1.1 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的总体特征-18
5.1.2 中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谦让行为的比较分析-19
5.2研究结论-20
5.2.1 在中班幼儿谦让行为总体特征方面-21
5.2.2 在中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谦让行为的比较方面-21
5.3研究建议-21
5.3.1幼儿园方面: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21
5.3.2家庭方面: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22
5.4 创新与不足-23
5.4.1研究创新-23
5.4.2 研究不足与展望-23
参考文献-25
致谢-27
附录-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