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7-31 上传会员:唐糖糖
分类:工业大学 论文字数:11120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本设计说明书阐述的是处理量为1.8万吨/年煤油冷却器的设计方案,方案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以循环水为冷却剂,进行煤油冷却。它主要有外壳、管板、封头等部件组成。其特点是造价低,无内漏旁路渗流较小,处理能力大,选用的材料范围广。本设计采用单壳程,双管程。管程工作压力为1.6MPa,工作温度30℃,介质为水。壳程工作压力2MPa,工作温度140℃,介质为煤油。
换热器作为流体间传热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有很高的比重。所以,在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上,不仅需要满足各种工艺条件,而且对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很高得要求。设计时应该加大效率,减少成本,使经济效益也优先考虑。着重探究结构参数,换热性能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查阅资料文献,确定参数和工艺设计计算;然后进行设计及相关图纸的绘制,到最后论文成稿,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包括: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式、圆筒、封头、管板的材料选择及厚度设计,拆流板、防冲板的选择等。首先是选择管子,以查看介质来确定是否需要清洗为原则。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选择为正三角形排列。因为此时管板的强度高、流体短路机会少,还可以排列更多的管子。壳体厚度计算式是由圆筒薄膜应力准则推导出的。其最小壁厚应不小于封头内径的0.15%。管板作为管壳式换热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选材时除力学性能外,还应考虑流体的腐蚀性的影响。在计算时,要在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的下,尽量减少管板的厚度。拆流板选择为圆缺型挡板,切去的高度一般是外壳内径的20%—25%。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怎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的大小,耗能低,传热效率高。维护换热器意义在提高技术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换热器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工业更为完善,性能得改善也与现有能源合理化的利用的密不可分。
关键词: 换热器 管板 壳程 管程 挡板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课题研究的前景及意义-1
1.3换热器的分类-2
第二章 工艺条件的选择及设计方案-4
2.1 设计方案的拟定-4
2.2选择换热器的类型-4
2.3流程安排及流速确定-4
第三章 换热器的工艺计算-5
3.2 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Q-6
3.3 冷却水用量-6
3.4 平均温差的计算-7
3.5 计算传热面积-7
3.6 管子选择和管数的确定-9
3.6.1 管子的选择-9
3.6.2 管子的工艺计算-9
3.7 管子排列方式和管间距的确定-10
3.7.1 管心距-10
3.7.2 管子排列方式-10
3.8 壳体内径的确定-11
3.9 确定总传热系数-11
3.9.1 管程换热系数的确定-11
3.9.2 壳程侧换热系数的确定-12
3.10 流体压降的计算-14
3.10.1 管程压降的计算-14
3.10.2 壳程压降的计算-14
3.11 壳体壁温的计算-15
3.11.1 流体平均温度的确定-15
3.11.2 壳体壁温的确定-15
第四章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16
4.1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16
4.2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16
4.3 管板与分程隔板的连接-17
4.4 管板与法兰的连接-18
4.5 拉杆与管板的连接-20
4.6 折流板-21
4.7 流体进出口接管-22
4.7.1 煤油进出口-23
4.7.2 水的进出口-23
第五章 换热器元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24
5.1 筒体设计及校核-24
5.1.1 设计参数的确定-24
5.1.2 厚度计算-24
5.1.3 筒体的水压试验-25
5.2 封头-25
5.2.1 种类和参数的确定-25
5.2.2 强度计算-25
5.2.3 封头直边高度-26
5.3 管箱-26
5.3.1 强度计算-26
5.3.2 管箱的水压试验-27
5.4 管子与管板的拉脱应力-28
5.5 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28
5.5.1 管、壳壁温差所产生的轴向力-28
5.5.2 压力作用于壳体上的轴向力-29
5.5.3 压力作用于管子上的轴向力-30
5.6 接管开口补强的计算-30
第六章 其他辅助结构及标准件的选用-33
6.1 接管法兰及密封面形式-33
6.2 鞍座的选择-33
6.2.1 换热器总质量的计算-33
6.2.2 鞍座的尺寸及结构选择-34
6.3 吊耳-35
6.4 法兰螺栓规格-35
6.5 拉杆与定距管-35
6.6 缓冲挡板-36
6.7 焊条的选择及焊接形式-36
总结-39
参考文献-40
致谢-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