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责的是剧本的整体策划,主要的拍摄工作和部分后期片头的制作和配乐的寻
分类:
答辩资料
更新时间:09-06 来源:网络
在这次的实践过程中,我负责的是剧本的整体策划,主要的拍摄工作和部分后期片头的制作和配乐的寻找。
五、拍摄过程
1、剧本策划
剧本是根据我一个学跳舞的同学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在撰写剧本之前,我先和她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对她的经历进行了一些整理和加工。
一开始是以她对着镜头自述的方式来串联起整个故事,但是拍摄时我发现她的表情极不自然,后来临时改剧本改为写信的形式,至于她这封信写给谁,一个和她曾经一样正在迷茫的年轻人呢,还是写给她自己,我们在初期的草稿中留下了一个悬念,这就要靠观众自行想象了。但为了主题更明确,我们最终将信中的第一人称全部改为第二人称,片名改成“勿忘你——致自己的第一封信”。
在故事内容表达方面,主角在外出散心的过程中,因为身边的事物唤起了她的回忆,她写下了这封信,几个记忆闪回拼凑出了她过去的生活:小时候喜欢跳舞,却没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大学加入了舞蹈社团,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但是毕业之后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找了一份公司职员的工作。公司的工作沉闷无聊,她在好友的鼓励下,辞职加入了舞蹈工作室,还获得了参加舞蹈比赛的机会。原本以为她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没想到突发的视神经疾病让她心灰意冷。但她最终没有放弃,她意识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她学会了用耳朵感知周围的事物,在一番练习之后,她终于决定重新参加比赛。
在主题表达方面,信中的话“在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可以逃避其他的困难,但是你没办法逃避自己。”表达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困难不可怕,可怕的的是你无法战胜自己,而“大张伟曾经在节目里讲述了自己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音乐就是水,你能不喝水吗?”这句话揭示了梦想的温度,表达了希望年轻人们能坚持梦想的信念。
剧本是微电影最不能忽略的部分,魏海棠老师也总和我们强调这一点,如果在剧本创作阶段没有下功夫,在拍摄过程中甚至到后期剪辑的时候才发现剧本的漏洞,这可能就意味这之前的拍摄做的都是无用功。
2、前期准备
策划完剧本之后,首先就是找演员的问题。因为片中需要一群会跳舞的演员,而且这些演员需要和主角在跳舞方面有一定的默契,所以我们特地找到了主角大学期间一个舞团的朋友。
但是在约定拍摄时间的时候状况频发,因为舞团里的团员有准备考研的学妹,有已经工作的学姐,时间很难统一起来。所以前期只能把主角的镜头先拍完,而主角只有每天晚上七点以后和双休日才有空,我不得不跑了好几趟苏州和南京。好不容易有一天晚上大家都有一点时间,就开始拍摄群舞的镜头。这段舞拍的很仓促,没有来得及转换镜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是地点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考虑,本来是定在林荫小道上,拍摄时发现总有人乱入。后来改为咖啡厅内,但是咖啡厅只有八点以后才没什么人,且营业时间只到九点,拍摄的很匆忙。最后还是选在了小镇的老街上。因为地点选择不妥当,中途还强行改了几次剧本。
除此之外,导演与演员的沟通和交流也很重要。演员有时候也会不清楚导演的要求,经常笑场或者有其他小动作,以至于达不到要求的镜头效果。这时,就需要拍摄前期充分的沟通和调节了。我作为编剧,对剧本更为了解,负责对演员进行剧情讲解,并把想要的效果做出诠释。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室内光线太暗,舞蹈房很大,所携带的小灯光,无法照亮这个舞蹈房,因此有些景拍出来较为昏暗。还有就是晚上的外景,因为演员时间有限,拍摄时已是晚上八点以后,相机性能不够,容易造成大范围噪点。
综合来说,前期的演员、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的选择,是需要经过准确判断和预先踩点的,而处理好这些,往往会给拍摄及后期省去很多没必要的麻烦。
3、中期拍摄
中期拍摄时,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1)由于我们只有一台单反,因此要进行多次不同角度以及景别的拍摄。有些时候因为环境或者演员演技而达不到的效果,可以适当的改变剧情中的细节。演员自身也很有想法,因为这剧本一半都是根据她真实的经历改编的,她在拍摄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给我一些建议,让我眼前一亮。
(2)因为场地的限制,有些地方无法架三脚架,只能手持,女生臂力小,时间一长很多镜头就会晃动的厉害。很多镜头准备重新拍摄时,场地的限制还是没有处理得当,导致最终造成后期剪辑讲故事的障碍,虽说比较遗憾,但也是因为自己现场把控能力不强所造成的,需要改进与反思。
(3)拍完在现场查看素材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很多镜头取景不当,并且曝光、跑焦问题都有存在,说明个人的技术水平没有跟上拍摄需要。
4、后期剪辑
到剪辑时,各种问题就更加明显。
(1)镜头:拍摄时由于只有一台机子,有些地方没办法用三脚架,女生臂力不够,手拿不稳,就导致很多镜头抖、构图存在问题。剪的时候还会发现少了很多镜头,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表演:除却跳舞的镜头,别的地方都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演员自身原因,怕镜头、没有入戏,另一方面是我拍摄经验少,现场应变能力不够,没有积极引导演员、调动他们的情绪。
(3)配音:只用同期声在剪辑的时候杂声比较多,这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带来了很多麻烦,声音衔接的地方要处理费很大劲,但是演员因为是在讲述自己熟悉的事情,原音里的情绪就会很自然。而后来改了剧本,变成画外音,她在录音的时候,因为没接受过训练,就会生硬起来。我特地找了实习的时候认识的电台主持人配音,她的配音虽然好听,但总感觉情绪不对,有些违和。最后由本组另一位成员周馨重新配音。我负责配乐方面,插曲主要用的是久石让舒缓的轻音乐,中间女主心灰意冷的片段用的是魏海棠老师推荐的五轮真弓女士的歌曲《恋人よ》。片尾曲用的则是林宥嘉的《勿忘你》,《勿忘你》这首歌所体现的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梦想,即使现在很落魄,但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勇气”,而这正与微电影的主题思想相契合。
六、总结
这是大学期间最后一次拍摄,这段记忆值得珍藏。虽然这部微电影才10分多钟,其实当真正开始着手策划、演员确定、拍摄、剪辑,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环节与细节。
这部作品无论最终效果是否达到水平,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此前我从未试过从头到尾只有两个人完成,因为上课的时候,一个小组里有六七个人,分工很细,拍摄相比就会比较容易和轻松。现在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独立解决。
首先,微电影创作的前期的策划,得确定主题,写好剧本。好的剧本是经过不断推敲和修改才能得到的。将剧本按照分镜头脚本打印出来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便于中期的拍摄,同时也能使后期的剪辑更有条理。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在遇到时间冲突,拍摄困难等问题时,不要慌张,多沟通、多思考。
最后,剪辑是个比较费时的工作,剪辑与拍摄同步进行很有必要。这样能发现缺什么镜头,可以及时补上。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可以给影片创造亮点。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拍片子的机会,这次拍摄让我认识到自己欠缺很多能力,比如剧本创作、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后期特效制作技能等技能,这要求我们要拥有影片制作的综合能力。但是我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未能使影片达到期待的效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成长和收获吧。
上一篇:
本纪录片以课程所学《记录片创作》,《纪录片概论》,《影视艺术摄像》
下一篇:
烙画在创作载体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创新发展
找原创论文,从三亿论文网开始 www.eeelw.com
电脑版
|
目标:为大家提供3亿可以通过查重系统的原创毕业论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