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2-20 来源:网络
隶书作为一个总称,没有波势或偶有波势而不稳定的早期不成熟的隶书称为“古隶”,波势明显而又稳定使用,字形结构具有严格法度的成熟隶书称为“八分书”。秦简牍文字是隶书早期的形态,为古隶无疑,由此可以认为,隶书早在秦始皇统一国家之前的战国中后期就已经孕育萌生了。早期的隶书不成熟、不稳定,有些字中还存在着较浓厚的篆书意味,有的已经开始具备隶书的风范,有比较草率随意的,也有比较规整的。从战国时期秦国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可以看到此时文字与正体发生,这种变化表现在文字的字形结构、书写方式两方面;在同属古隶,且与战国秦简一脉相承的秦末汉初的《马王堆帛书》中,文字的笔画已经开始出现波势;在《五十二病方》(图8)中的横画基本上是舒放平直,有些主笔已经出现波势,在笔画的转折处由断变连,虽然还残存着篆书意味,但是总体来讲所表现出来的隶书特征更为明显;在《老子乙本》(图9)中结体已经由篆书的纵长方向向横势扁方向转变,笔法提按顿挫,已与篆书笔法不同,撇和捺的笔画如“八”字呈分散之势,主笔波势分明,如蚕头雁尾。其表现出来的隶书意味更加明显,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熟隶书的基本特点。
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观察研究出土简牍,我们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古隶在当时虽然还残存有篆书意味,但却已经开始改变篆书的形体结构,在书写线条上把曲线变为直线,在转折处把圆润变为方折,在结体上也开始有由纵长向扁方发展的趋势。在此之后,古隶在形体结构和书写特点上继续进行规范化,在线条笔画上已经具备规律性的波势和挑法,左波右傑、下顿上挑,波势明显、对比强烈,抑制直画而放纵波画之势,横捺呈微波起伏之势,简洁凝练,蚕头雁尾;在字形结构上内敛而外张,由纵势长方向横势扁方发展,构形部件稳定一致,且多呈扁平状态。
汉武帝时期是隶书发展的关键转折,这一时期是古隶与八分书的交汇点,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隶书趋于规范化,隶书由此开始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简牍文字已经具备隶书的基本点画;到宣帝以后,隶书的字形结构基本稳定,多取横势,由古隶的纵长变为扁方,并普遍出现;同时隶书的基本点画形态也已经具备,左右取势,波画明显,蚕头雁尾的线条形象更加突出;隶书的基本特征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以上对西汉的简牍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武帝时期或稍后的昭帝、宣帝之际,简牍隶书由古隶演化为八分书,隶书走向全面成熟。随其后便有了一大批的代表碑刻,比如《华山碑》(图10)、《礼器碑》(图11)、《乙瑛碑》(图12)、《史晨碑》(图13)。
等到《熹平石经》的刻制可以说是一次官方对“八分书”的彻底认定,议郎蔡邕等人在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灵帝准可。参与校定经书的诸体文字,就由蔡邕等人书石,从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直到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世称“熹平石经”。这既纠正了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更进一步维护了文字的统一。后来的《正始石经》也是沿用了这种思路,这对于“八分书”的流通起了极为积极的作用。所以近人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所云:“隶书既成,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则为八分。”[ 胡小石,《书艺略论》 ]也是对此的一种总结式论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分析出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根据现出土的可考资料,作为一个名词来讲,隶书最早出现在东汉,以文字的使用对象及其在当时文字中的地位而得名;但是作为一种书体来讲,产生于秦始皇统一国家之前的战国中晚期甚至更早。早期隶书作为从篆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产物,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一种具有明显波傑、扁平结体的成熟形态的字体,我们称其为“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