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20 来源:网络
小说与影视的联姻是一把双刃剑。两者的频繁互动为作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使文学资源得以不断丰富,满足了市场对影视快速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小说在向影视靠拢与转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丧失文学应具有的独立品格,商业化的市场会滋生作家浮躁心态,作品丧失应有的厚重感。
(一)新世纪以来小说影视化呈现出由快时尚转为精雕琢的创作特点
1988 年网上第一部畅销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启了网络小说的先河,也掀起了小说影视化改编的热潮。进入新世纪后,根据网络小说改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作品有:《步步惊心》、《倾世皇妃》、《蜗居》、《裸婚时代》、《甄嬛传》、《失恋 33 天》等。这些经过影视化加工后口碑较好的影视作品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的触动刺激下,作家与导演更为急切的寻求合作,读者喜欢看什么,作者就去创作什么,社会上流行什么,作家便绞尽脑汁迎合什么,当一种题材备受关注与追捧时,同类型的作品便会在短时期内蜂拥而上,“ft寨”影视比比皆是,形成了小说影视化“快时尚”的风格特点。
同质化、规模化的“快时尚”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变化多端的市场以及创作过程中屡遭瓶颈,作家、导演开始重新审视小说影视化过程,在顺应小说影视化这一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开始寻求更加规范成熟的合作方式,精心筛选题材、制作规范精良、反映时代问题,完善小说影视化产业链条,使小说影视化的步伐慢下来、稳步走、精雕琢,让小说影视化更加专业与正规。小说影视化过程中出现的“正午阳光现象”刷新了观众对小说影视化的以往预期。从《北平无战事》《生死线》《温州两家人》到《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实现了口碑和效益的双丰收,“正午阳光”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在中国影视化战场上,每一部作品怀着对文学与电影的敬畏之心,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细琢,堪称当今影视界难得的“工匠”。
(二)小说影视化改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文学经典影视化传播仍面临诸多困境
纵观新世纪以来小说影视转化的现状,虽然产量可观,但文学经典影视化传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变现在:
首先,数量明显减少。新世纪以来,电影市场空前繁荣,小说影视化的作品可谓此起彼伏,但被改编的文学经典作品却寥寥无几,文学经典作品在大荧幕前显得十分的落寞。尤其是近五年来,从现代文学经典改编或翻拍而来的作品几乎没有出现。
其次,质量上缺乏厚重感。文学经典本身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受众对文学经典形成了本身固有的理解,当经典作品被搬上大屏幕时,大众会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预期和影视作品进行不断地比对。从新世纪以来改编的文学作品来看,老舍先生的作品占据了半壁江ft,其作品本身带有较强的影视色彩,加之极具特色的“京味”使得影视化改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从传播效果来看,大众的评价并不高。如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历史厚重感的缺乏、拖沓的情节让改编后的作品大打折扣。
再次,传播方式未与现代媒体形成良好互动。现代文学经典传播以纸质图书、电子书为主,虽然有的作品被改编为话剧、戏剧,但影视传播仍然很乏力。文学经典并没有与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良好的互动,其传播途径渐趋狭窄。
2、启蒙功能和教化作用的淡化
文学自产生起就承担着其特有的社会责任:启蒙与教化。文学追问人生,拷问灵魂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渺小,消费文化盛行使大众期待视野中对消费娱乐的渴求慢慢超越了对文学作品精神启迪的要求,因此,这种诞生和成长于市场环境下的文学现象自然而然的就会淡化文学作品的启迪和教化功能,人心浮躁,商业化大行其道,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变得可有可无,很多文学经典被推入了娱乐化的漩涡中,经典的严肃性特质和独立性被逐渐削弱。
所以说,在视图化时代,文学经典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以及传播对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种种变化中,文学经典固有的启蒙和教化功能也发生着变化。
(三)新世纪小说影视化传播路径的探析
小说向影视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这一转化遵循着文学和电影发展的内在规律,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再发现与再创造的结合。虽然,当前媒介环境中,小说影视化会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议论和反对,但我们应该看到,小说与影视的频繁触电“牵手”,的确为二者在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发展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小说为影视发展提供了新素材,影视为小说的二次传播提供了新契机。因此,在面对利弊交织的道路上,如何权衡利弊,规避风险,使二者发展实现最大的可能性。这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1、影视传播者要加强行业自律
经过市场化浪潮的不断洗礼,只有那些高质量的作品才会被大众广泛接受并自觉口耳相传。这就对影视传播者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正确看待节目评价机制。当文学领域浸染了商业气息,收视率成为衡量节目评价的重要机制,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起到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是,小说的影视化传播并不能看做是单一的商品传播,要想科学的去评价一部作品,在兼顾收视率的基础上也要把作品的文化价值纳入节目评价机制中。只有将观众的反馈与文学应有的独立性有机融合,不断探索新的节目评价机制,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丰收,小说与影视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尊重原著价值。文学经典被广为流传,离不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意识形态的传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过一次“名著改编热”,这种热潮多以电影或者电视的形式呈现,由于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均满足了大众的期待视野,所以当时经典名著的改编获得了一致好评。新世纪以来,经典小说的翻拍再次被提到日程上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新版的《家》,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和风格定位的偏颇,被大众戏说为青春爱情偶像剧。可见,对经典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尊重原著、体现原著审美内涵、彰显原著精神成为其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淡化商业炒作。小说等文学作品向影视转化需要传播者与商业保持适度的距离,保持作品的独立性与个性。在商业化浪潮中,这种距离感的保持是对传播者的极大考验。要想使一部影视作品声势浩大的走向大众视野,宣传造势成为传播者的必然选择。我们所说的淡化商业炒作并非抛弃商业宣传和造势,而是要把握好尺度,避免文学作品在影视宣传过程中低俗化甚至媚俗化,在保留原著审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作品本身的审美内涵的发掘,在商业宣传过程中融入精神要素,从精神价值层面与受众互动与交流,得到市场的认可。
2、积极引导受众期待视野与审美水平的提升
引导受众期待视野向多元化转变。期待视野往往决定日后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以及态度和评价,但受众的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由于对作品的熟知,往往对故事剧情发展有着相似的期待。但如果受众与作品的审美距离过近,审美的美感又会降低,所以,创作者要力争使作品适度的与受众保持距离,在距离中保持新鲜感和美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对受众的期待视野不断进行填充,严把作的审美观,满足受众期待视野的同时引导受众的期待视野向多元化转变。
引导审美水平的提高。视图时代孕育了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娱乐至上的心理需求都使小说向影视转化的过程中面临文学性渐渐被消解的风险。消费时代快节奏的步伐使大众娱乐心态滋生,“快餐文化”成为大众的首选,“快时尚”易使受众的审美局限于单一的娱乐性,审美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因此,创作者和传播者有必要担负起用作品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的责任,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精神元素,实现精神层面和娱乐层面的双提升,坚持传播正能量,摒弃低俗和媚俗的作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坚守人文精神,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坚定信念,创造出更为优质、厚重的作品。
3、要加强他律
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的不同,文学往往指向于内心,是精神自由的产物。但文化的传播必然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与周围的要素相互作用。因此,要想使小说与影视转化更积极有效,需要通过政治力量加强他律,为小说影视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用政治力量规范文化市场。文化的发展与政治力量的引导并不矛盾,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消费文学泛滥的当下,小说影视化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政治力量恰当的介入与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文化市场中的不规范不健康乱象,营造清朗的文化空间,为小说影视化发展保驾护航。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经典小说影视转化的支持力度,调动影视文化传播者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节目审核机制,提高小说影视转化的市场准入门槛,把好审核关卡,在源头上净化影视文化市场。通过政治力量恰当的介入和引导,辅之以切合实际、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严格的节目审查制度,小说影视化道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加强资金支持,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小说影视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利益的驱动,商业化浪潮的频频来袭使小说与影视的互动带有较强的经济目的。一方面,文学本身固有的神圣感、精神价值在利益面前变得脆弱不堪,部分作家和导演在利益的诱惑中变得急躁和世故,坚守文化净土显得举步维艰,因此在作品转向影视的过程中,影视的商业气息往往会胜过作品的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好的小说特别是经典小说影视化过程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二十五集的八六版《西游记》耗时六年,特效虽然简易,但仍成为了经典。因此,在市场经济快速运行的今天,相关部门应加大经典作品影视转化的资金投入,使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关注点不能只局限于收视率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为那些坚守艺术追求的影视传播者解决后顾之忧,花大力气潜心创作更好的作品,提升小说影视化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价值。
总之,在商业化浪潮中,小说影视化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无论是传播者、受众还是政治力量都应该参与其中,在自律和他律的双重作用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净化新世纪以来的媒介环境的,拓展小说影视化不断向上发展的空间,使小说和影视的发展实现更好地互动,赋予双方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