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07 来源:网络
武术按照其功能分类,可分为传统武术、学校武术和竞技武术。本篇文章重点在竞技武术,从武术的根本角度去论述竞技武术发展的一些误区。因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竞技武术发展,总结下来,竞技武术有着社会化、市场化、技击价值消退化这三种趋势,因此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竞技武术社会化与异化
竞技武术社会化固然是个好的现象,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竞技武术,有意识地去发展它。但是,在竞技武术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武术的本质特征,使得竞技武术的技击性渐渐消失,因为人们只关注比赛结果,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一味地去迎合比赛规则,从而忽略了武术的本质发展。
在竞赛中,裁判员在规则的制约下,对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进行评估。比赛中看重的是运动员完成动作是否按照“高、难、美、新、稳”等几个基本要素,完成比赛。这就使得运动员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一味地去迎合比赛规则,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按规则完成套路演练上,至于动作是不是具有技击性,运动员们已经不在乎了,他们要的是比赛中优异的成绩,而不是竞技武术最本质的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比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运动员通过对动作的反复练习来表现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是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地的范围内,完成所应表现的复杂动作能力的形式。因此,其关注的是表现性而非技击性,技击性只是表现的附属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技击性开始慢慢地消失。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飞速发展,以及对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强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从用审视美的角度去看待竞技武术。正因为他们看到竞技武术的的内在美,而去不断地追寻美的步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练竞技武术,从而使得竞技武术有了娱乐和健身这种类似的社会功能。当然,并不是否定这种发展趋势,只是认为一开始就是从美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它,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更多地关注其美的一面,至于其技击性已经不重要了。慢慢地,武术的技击性也就在人们未观察中渐渐地流失。大众眼里的竞技武术自然而然地拥有了“高、难、美、新、稳”的特点,并伴随着娱乐、健身等社会功能,这就是竞技武术社会化的结果。
2竞技武术市场化与利益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技武术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逐渐融入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以竞技武术为主要经营手段,把其中的较为突出的运动员作为商品交换的市场正在渐渐形成,无形资产的武术与有形资产的企业交换模式也被竞技武术作为选择市场的切入点。
为了逐渐加速竞技武术市场化脚步,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散打为突破口,在总结前人改革突破的发展经验上,摘掉护具、简化竞赛规则,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2000 年,第二届“中国功夫——美国拳击争霸赛”在广州举行,仅门票收入就达 150 万元,尽管这一比赛被一些人士称为“关公战秦琼”、“狮子斗老虎”,但国人和新闻媒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此外,与散打齐头并进的自由搏击、泰拳等格斗项目的对抗,不仅扩大了消费市场,而且激发了广大人民对武术的热爱之情。从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散打在竞技武术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但是竞技武术套路却丢失了武术最本质的东西,比赛中关注的只是其观赏性,并不在乎技击性,动作像舞蹈,难度像体操,没有什么看点,这就是观众稀少,竞技武术套路落寞、走下坡路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和方面。
3竞技武术技击价值观的退化
从上面两节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竞技武术不管是社会化还是市场化,其技击性都被忽略,这就使得竞技武术的技击价值慢慢消退。以下则为大家具体地阐述竞技武术套路价值的不断消退现象。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以新编长拳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武术套路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已达空前的水平。竞技武术套路对传统武术的技法构造进行了深度地滤化,实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动作的标准和质量。竞赛法则始终把攻防意识置于首位,然而运动员过于依赖此章程一味地追求动作的夸张和抽象,脱离了实战的根本意义。
那么,影响竞技武术技击价值的竞赛规则到底是怎样的呢,又是如何影响的呢?我们具体的来看看。在 2002 年颁布了《武术竞赛规则》,其武术套路的难度系数等几乎完全照仿体操的竞赛规则,然而这种评判标准并未展现武术动作的技击价值。越来越沉溺于动作的艺术化、体操化,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征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竞赛这个潜在的约束在,在训练的时候,教师也在无形中忽略了竞技武术的技击价值。在教给学生动作时,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动作是否具有技击性,而是要求学生把动作做到位、做得好看。具体点评的时候,也没有关注到运动员的积极性,如果在实战情况下,学生能否运用自如。所以说,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是套的观念,即把一整套都完整而又漂亮地做下来,这样学生在练的时候心里在乎的是下个步骤是什么。如果马上进行实战演练,这些动作能用得上吗?可见,这种实战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不存在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表演,长此以来,竞技武术套路中的技击价值就逐渐消退。
此外,还有一点是我们要注意的,即竞技武术虽还有技击性动作存在,但是也是形存而神不存,即只是表现出它的技击性,而没有运用到其技击性,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没有技击对象。不只是没有技击对象,更严重的是“技击对象”这个词已经在武术运动员的脑海里消失。没有了技击对象的观念,所谓的技击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竞技武术的技击价值的消退也就无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