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03 来源:网络
(一)传统孝文化的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政府颁布的惠民政策和子女的努力使绝大多数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和以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在现代社会文化中,时下的思想潮流正与“父母在不远游”“无违父母”等传统观念渐行渐远。很多农村青年人进城打工,他们的工作大多是临时工的岗位。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没有时间、精力照顾父母,更是没有办法去照顾孩子,所以把孩子留给父母照顾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由此就会产生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农村空巢家庭的存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7.6%的老人支持子女进城打工,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他们的外出为全家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常回家看看”却成了许多农村父母的奢望。父母在需要子女陪伴的时候,子女很难及时回家在父母身边尽孝。在 X 村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117 位老人与子女之间是有沟通交流的,但其中频繁交流的只有 58 人。
访谈中,张爷爷的儿子(53)说道:“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的,单纯种田没前途啊,粮食收得很便宜,再算上农药、化肥一系列的成本,压根就赚不了钱,必须出去打工。我爸年纪也比较大了,我要出去打工,他经常是一个人在家,我也很不放心,但没办法。”
李奶奶(82)说道:“之前我不是小中风嘛,看到我恢复得差不多了,儿子儿媳都出去上班了,没一个人在家陪我,我才刚好啊,手脚还不是很利索,心里有点不好受。但也理解他们,不再去的话老板就不要他们了,我生病也花了不少钱,赚钱不容易啊。”
王婶(67)说道:“现在农村里都是年纪大的,你看看,这也就是看过年了,大家才回来,平时不是节假日的时候,村子里都没什么人,每家有一个看门的就不错了,我们都开玩笑说村子成‘老人国’了,你说像不像。小孩子嘛和父母一起去了城市上学,你们这些大孩子嘛在大城市里上大学,平时更是没得时间回来,我们有时候电器不会用都找不到个会的人。”
目前,农村外出工作的青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给家人提供较好的生活质量,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外出打工。但这也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导致老年人的生活寂寞枯燥,精神生活空虚。多子女家庭一般在子女结婚后就分家了,当时的约定可能是儿子每年给父母多少斤粮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已涨了好几倍,部分老人的生活费依然还是没有增长,少数子女甚至都不给了。X 村老人对物质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很多老人虽然行动没以前利索了,但还是坚持干活,自食其力。而真正需要儿子供养的一般都是身体不好,没有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像这类老人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子女的照料。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不少子女在服侍重病的父母一段时间后,早已失去了耐心与孝心,对老人动辄大吼大叫。卧病在床的老人的心理状况可想而知。
(二)家庭代际延期交换中子女性别差异明显
延期交换关系表现为在子女尚未自立阶段对子女的抚养和投资以期望子女自立以后能赡养父
母。村民马爷爷倾尽一生所将子女抚养成人,并且为儿子的婚事操心费力,为女儿的婚事支付陪嫁。成家之前儿女都是很孝顺的孩子,赚的钱都会交一部分给父母,平时回来还会给父母带礼物。儿子成家之后对父母的赡养发生了改变,认为接受父母的支持理所当然,儿媳的加入进一步淡化了延期交换中对父母回报。这一现象在儿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儿媳是嫁进来的,从小没有受过公婆的抚养,从情感上来说就淡了一些,所以在对公婆的赡养方面可能更多的是看公婆在家庭生活中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是否能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劳动负担。而女儿对父母的养老支持在婚后甚至会大于结婚之前,他们会经常会娘家看望父母。女儿不仅承担了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的责任,并且还负责为父母置办衣物、买营养品等。
延期交换中父母与子女分别所持的态度有差异,父母把抚养子女视为天职,而子女赡养父母的表现则各有差异。成年儿子对父母的支持比较被动,而成年女儿对老年父母的支持被认为是父母对其成长期支持的回报,这种互惠性增进了父母晚年的生活质量。受到“靠儿子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在儿子成长阶段会给予极大的支持。儿子作为“大家庭”和“小家庭”两个家庭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对“大家”和“小家”的支持中必有取舍。现代社会中在自身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儿子对“小家”的支持必然大于“大家”。另外,由于家里的男性都外出打工了,赡养老人的责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儿媳的身上。因此在父母与儿子的家庭关系中,儿媳对公婆的赡养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地位的提升会让女儿成为父母养老提供者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员。
访谈中,刘奶奶的女儿(58)说道:“我嫁出去了,到男方家里也是要赡养人家的父母的,我嫂子嫁到我们家也都是一样,所以我们做女儿的只能平时过来尽尽孝心了,如果让我们一直长期照顾的话真的是精力跟不上啊。我哥和我嫂子一直抱怨我不一起养父母,责怪我回娘家的次数太少,可我也有我自己的家庭啊是不是,就为这事我们兄妹已经吵过好几次了。”
李伯伯(79)讲道:“每次生病都是我儿子掏钱,人家都是好几个儿子,少说也有两三个,这样的还能几个兄弟平摊平摊,我们家就不行,好赖都是儿子一个人扛着,我对我儿子感动很惭愧,姑娘(女儿)是多啊,但他们不会出一分钱的。”
罗奶奶(84)讲道:“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我年纪大了只能靠儿子。我生病了基本都是儿子儿媳服侍的,女儿嫁的远的都直接不过来了,唉。之前隔壁老汤直到最后快不行了女儿女婿才一起过来照看的。”
从上述访谈中可以看到,父母对儿子、女儿的养老期望和需求不平衡。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父母在延期交换中对儿子支持较大,因此对儿子的养老需求也较多。老人对女儿的养老期望较小,在延期交换中给女儿的支持也相对少,而女儿对父母的情感支持更多,父母在养老中现实的结果超出了期望值,他们感受到了愉悦。
(三)社区文化规则是家庭养老的制约因素之一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农忙时节,周围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个人的劳动强度。在平时的生活里,邻居会热心地帮忙看门、照看孩子、收衣服等。而农村老人的娱乐生活就是在闲暇时间串门聊天,这种情感交流的方式会让老人得到很大的心理安慰。但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了邻里之间的交换性和应急性,它并不是常态的。除了周围邻居和同辈群体之外,农村社区的其他成员很少能为老人提供养老帮助。
访谈中,季大伯(78)说道:“我们家算比较和谐的,就算有点小吵小闹一般是不会和周围邻居说的,你告诉人家,人家说不定还会笑话你呢是不是,何必要说出来呢,放自己肚子里又不会坏,就算告诉邻居了,也不能解决问题,说不好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那就不好看了。”
周奶奶(85)说道:“儿子从结婚后一直和我们处得不好,这二十几年来吵了无数次架,到现在儿子、孙女看到我们老两口话都不说,我和老头子气得不行,老了老了反而没福气了。周围邻居也知道,也劝过我们一家,没用,该吵的时候还是吵,我都觉得没脸见人,你说这周围有几个像我们家这样的,儿子见到妈就和陌生人一样,你说我能不气嘛。”
张爷爷(87)说道:“以前和儿子儿媳的矛盾蛮大的,说不到几句话就吵起来,邻居听到动静后都赶过来了,有真正劝架的,也有不少看热闹的,谁知道他们在背后怎么说我们家呢。人多嘴杂,到最后都传的不像样了,你说有什么事能和这些人说吗。”
社区文化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老人获得多方资源。一方面,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农村老人定性思维认为只要自己的子女才是特定的养老提供者,自己遇到了麻烦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求助其他的社区成员。另一方面,受“家丑不可外扬”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出现子女虐待自己或“不养”的极端情况时,不少老人顾及自己和子女的面子,不愿意说出来,更多的是选择默默忍受。
(四)“父子传承”与“靠儿养老”
家庭养老是 X 村的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供养主体原则上包含子女双方,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X 村的养老主体是儿子。极少数家庭会在父母病重,卧病在床的最后时刻儿子女儿共同养老。承担主要养老责任的最终还是儿子。
众多关于中国家族和农村家庭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也都是只见子不见女,或者基本围绕父子中心进行论述,女儿只被草草带过②。为什么理所当然的是儿子养老呢?从血缘关系来看,儿子女儿都是家里的一份子,在法定意义上都是赡养老人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了大幅提升,但为什么在养老方面会造成只依靠儿子的局面呢?
表 5 X 村老人目前养老类型的样本分析情况
类别 人数(比例分布)
自养 8(6.5%)
儿子养老 95(76.6%)
女儿养老 7(5.6%)
儿女共同养老 14(11.3%)
合计 124(100%)
从表 5 中可以看到,在样本总体中自养的老人有 8 人,占 6.5%,女儿负责养老的有 7 人,占 5.6%,儿女共同养老这种现象也是较少的,有 14 人,占 11.3%,而这种养老类型也只有在父母病重,儿子忙不过来的情况下会出现,那时候的老人需要子女轮流服侍。绝大多数是儿子养老,占 76.6%。“儿子才是养老人”的现象占主要地位。其实,这是华夏文明中传统父权制的体现。长久以来,父权制在农村的体现是——一个家庭主要就是靠儿子繁衍后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没有儿子就意味着几十年后这个家庭不复存在了。因此,“绝户”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幸。绝户各大程度上指的是没有儿子。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有这样的看法:
“儿子孙子是根,是要延续家族香火的,我们老一辈的都是这么认为的。现在你们年轻人就好多了,不死扣这个理儿,顺其自然,不会像我们这代人一样生不出儿子一直生。”
“在以前,没儿子肯定不行啊,活着没奔头,生活提不起劲儿啊,更别说像现在为儿子买房买车了,全家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喽。”
“我运气不好,头几胎生的都是姑娘(女儿),先不说周围邻居、亲戚是怎么看你的,我老伴儿、公公婆婆都不开心。好在后来肚子争气,生了个大胖小子。全家上下都开心得不得了,我也才缓了口气。”
有儿子样样行,别的不说,和别人吵架都很有底气。没儿子的话,人家背后会笑话你,骂你绝户绝种,在以前啊,大家最听不得这种话了”
可以看出,“传宗接代”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遗留,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所以,对于儿媳和女儿在养老责任上的界定也就有了明显的差异。所谓“养儿防老”,实质上如孟子所说是“娶妻为养”③。女儿嫁到别人家,除去血缘关系,就只是父母家的亲戚了,他们也需要赡养男方的父母。在传统父权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年老的父母除了儿子也没有其他选择了。所以在遇到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时,受传统父权制和风俗的影响,老人往往难以找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