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4-27 来源:网络
企业并购的流程,一般可以分为计划策略、实施执行和整合运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在并购前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对目标企业深入调查,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收购战略。第二阶段,是双方企业确定具体的收购价格及支付方式,筹资并支付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并购后的企业要在文化、人员、运营方式等各方面进行整合的阶段。因此,本章将详细分析在并购的各个阶段涉及到的不同财务风险。
(一)并购前的财务风险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因为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等。1当并购双方所处国家不同时,会带来明显的政局、法律及文化上的差异。政治是决定、制约和影响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又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差的特点。法律上的风险主要是对并购目的地国家的外资、税收、劳务及利率等方面了解不足,或是违反海外并购监管法律而带来的风险。2而出于对本国自身利益的保护原则, 国家对于本国外流的资金或是对本国被收购的企业会格外关注,并作出相应的限制政策,其可能产生的成本及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外部的环境风险总体上是不可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企业只能在并购前充分了解市场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去降低此类风险。
2.评估风险
价值评估风险一般是指对企业的价值估计不够准确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真正实施并购前,对支付价格的合理化评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用以确定理论上适合的收购价格及成本。评估风险通常由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评估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甚至谈判技巧和政府干扰等因素引起。
(1)信息不对称:价值评估是一个需要在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过程,对目标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十分必要,但是并购方从一开始就处在信息劣势地位。在跨国并购中,信息不对称表现的尤其明显,也是导致评估失误的首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企业往往缺乏对境外企业的长期观察和跟踪,又有文化差异、语言不通、会计制度不同
等多方面的阻碍,使得这一因素的不稳定性增加。并且由于各国财务披露的政策不同,管理人员刻意隐瞒等原因,获得的目标企业的信息可靠性也不能得到保证。例如,当目标企业为上市公司时,其财务报表等信息可以公开获得,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因为目标企业通常会高估自己的盈利状况,掩饰财务漏洞,以达到抬高并购价格的目的,更遑论对核心技术、品牌价值等企业不愿透露的无形资产的计量。而当目标企业是非上市公司时,对其信息获取的难度更是大大增加,因为缺乏有效的途径,更无法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对价值的高估会产生额外的支付风险,而对价值的低估会使企业在并购中处于劣势。
(2)评估体系不健全:海外并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评估体系不同于一般的资产评估方法,对财务风险评估要求甚高。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评估方案多由企业自己主导完成,国内也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及人才,这会使得评估报告存在主观性和盲目性,往往掺杂了企业期望的结果,拘泥于短期利益而放大了未来的预期收入。1非第三方的评估,如同非第三方的审计,不具有公正及客观性,会为并购过程奠定下不稳健的基础。
3.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企业制定收购战略失误导致蒙受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虽然与财务没有直接相关性,但会通过财务上的损失表现出来。2在进行并购前,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目标企业及并购行为将带来的影响。对于自身,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并准确定位经营状况及资产情况,但许多企业往往盲目自信,高估自己的实力,最后导致失败。对于被收购企业,需要考虑到其所处行业情况、竞争对手、销售渠道、财务状况、相关政策等一系列内容,然后估测并购的投资回报率并慎重地做出决策。这是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过程,但中国许多企业准备时间过短,对并购前的战略计划缺乏重视,在不甚了解规则的情况下导致了投资的失败。
(二) 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指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相关的资金来源风险。1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包含使用企业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外部融资则包含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风险:通过企业自有资金支付最为快速便捷,但是长期看会导致现金缺乏流动性,造成新的财务问题;通过高息债券融资,可以起到财务杠杆、减少融资成本的作用,但如果并购后未达到预期效果则会导致债务比率增加,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偿还压力;通过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是一种常用的融资手段,在短期内能减轻企业财务压力,但需要对企业并购的效果及未来经营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也十分常见,能降低资产负债率,但此种方式,会稀释老股东股权,影响企业并购后的发展方向,损害股东利益,在长期上对企业经营不利。
2.支付风险
(1)外汇利率风险:跨国支付一定会带来不同货币的汇率转换问题,这是跨国并购比较特殊的一点,美元、欧元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常用的外汇,但是汇率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因此汇率的变动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成本的增加或是预期利益的损失。2当国际汇率发生波动时,目标企业的股票、债券的价值也会随之波动,两国货币的相对强弱会影响并购企业所支付的有效价格。3由于并购案所涉及的金额通常比较大,当企业在二级市场上筹集资金时,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对金额造成巨大的影响。4再考虑到跨国并购所经历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支付的过程也相对被延长,在此期间,汇率波动带来影响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大大提升了支付的风险。
(2)支付方式单一:目前最常见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基本都采用了现金支付的方式,这种方式快速而便捷,能提升企业在并购中的竞争力,但也往往存在着企业拥有的现金量不能达到需求量的弊端,然后造成支付上的风险。同时,现金支付要求企业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现金,这会大幅度降低并购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资产流动性,或是由于需要贷款而加重其债务负担,进一步扩大风险。若是采用股权支付方式,需要企业计算每股市价,而这又是由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决定,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并购后的每股收益比之前增加了才能称作成功的并购。况且股权收购多见于善意收购,对于当前的中国企业并不能适用。1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海外并购中仍采用单一的现金支付方式,这并不利于海外并购规模的扩大和展开。
(三)并购后的财务风险
1.偿债风险
前文提到,在完成收购后,尤其是采用向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大部分企业,都需要面临偿还债务的问题。在这种杠杆收购方式下,企业自身提供的资金只占很小一部分,由于债券资金成本很高,企业就必须实现相对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投资者获得利益。但是,并购后的整合需要时间去完成,其产品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以及利润情况在短期内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其回报率不能达到预期,企业会产生现金流不足、负债比率过高的问题,引发债务危机。
2.运营风险
在交易完成后,企业要对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资本通过流动、组合、优化配置等手段进行有效运营,按照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实施财务整合和科学监控,以最大化程度地实现资本增值。2运营风险是并购企业在整合阶段受到财务制度、财务协同、财务行为等影响,实际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不符,从而遭受损失和机会的可能性。3企业在完成收购后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持业务的发展,但由于在收购过程中的各种原因,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债务比例都会受到影响,会造成后继无力的局面。
3.人员风险
当两个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合并后,企业内部必然会做出一些人事调整。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事的大规模调动本身就会对企业造成一些影响,而如何让文化背景不同的员工互相适应,则是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如果在整合阶段双方员工的思维模式及工作方法差异较大且迟迟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势必会影响企业接下来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收购后整合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