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9 上传会员:蔡文姬没有文
分类:幼儿教育 论文字数:28376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情绪理解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情绪研究领域中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具体来说,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利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并根据情绪的具体表达来发现和理解情绪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并探索情绪的本质和规律。本研究中将情绪理解主要分成两大部分:识别复杂情绪、归纳复杂情绪原因。
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问卷法主要使用《EIS情绪智力量表》,并自编《幼儿教师情绪理解调查问卷》做进一步的补充;观察法使用自编观察量表来帮助观察教师;访谈法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与老师一对一来交谈。
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幼儿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显著,且女性幼儿教师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性幼儿教师。2.幼儿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在年龄上存有显著差异,且幼儿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3.幼儿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会随着教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专家型幼儿教师>熟练型幼儿教师>新手型幼儿教师。4.意志型幼儿教师识别复杂情绪能力优于情绪型幼儿教师,情绪型幼儿教师识别复杂情绪能力又优于理智型幼儿教师。5.教师对幼儿的熟悉度、好感度会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识别能力,熟练度、好感度越高,教师识别幼儿复杂情绪的准确性越高、速度越快。6.幼儿情绪类型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归因方式。面对幼儿正性情绪,幼儿教师往往会采用外归因,面对幼儿负性情绪,幼儿教师往往采用内归因的方式。根据已有的研究结论,研究者主要从三方面提出建议:从幼儿教师的角度:(1)幼儿教师应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幼儿教师要加强对我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3)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移情能力。从托幼机构的角度:(1)托幼机构要关注自身的体制及其分配方式。(2)托幼机构自身可以组织安排情绪理解方面的培训工作,关注幼儿教师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状况。从社会的角度:(1)国家和地方政府调查了解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现状,特别要重视幼儿教师群体。(2)鼓励一线专家学者去研究教师情绪理解能力,并出版配套教材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自身情绪理解能力。(3)充分发挥服务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对一线幼儿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情绪理解方面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情绪理解,师幼互动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7
(一)研究背景-7
1.选题缘由-7
2.研究意义-8
(二)重要概念解释-8
1.师幼互动-8
2.情绪理解-9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9
二、 文献综述-9
(一)情绪理解的研究综述-10
1.情绪理解理论的相关研究-10
2.情绪理解的测量工具-10
3.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10
(二)教师情绪理解的相关研究-11
1.教师良好情绪理解能力的重要性-11
2.教师不良情绪理解能力的消极影响-12
3.教师情绪理解的现状-13
4.影响教师情绪理解的因素-14
5.提高教师情绪理解能力的对策及启示-16
6.研究小结-16
(三)幼儿教师情绪理解的相关研究-18
三、 研究方法与设计-18
(一)研究实施过程-18
(二)研究方法-19
1.文献法-19
2.问卷法-19
3.观察法-19
四、研究结果-20
(一)幼儿教师情绪能力现状调查-20
1.不同性别幼儿教师的情绪能力发展现状-21
2.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的情绪能力发展现状-22
(二)师幼互动中幼儿教师情绪理解能力调查-23
1.教师性别与情绪理解的关系-24
2.教师年龄与情绪理解的关系-26
4.教师教龄与情绪理解的关系-27
5.教师性格类型与情绪理解的关系-28
6.教师对幼儿好感度、熟悉度与情绪理解的关系-29
7.幼儿情绪类型与教师情绪理解的关系-29
五、研究讨论-29
六、结论与建议-32
(一)对幼儿教师建议-33
(二)对托幼机构的建议-43
(二)对社会的建议-34
参考文献-35
致 谢-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