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25 上传会员:林颖颖
分类:艺术类设计 论文字数:10961 需要金币:1000个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全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视角下的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新途径,用户在信息资源获取时变得更加简单容易。同时,互联网下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个性化传播优势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资讯传播形态,在这种趋势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频频出现。
群体极化现象有其两面性,可以使微小的群体在群体极化下促进统一的意见,同时也会在相关舆论的引导下,产生错误的判断而变得更趋非理性和极端。2017年的“于欢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选取“于欢案”这一在网络舆情传播中有重大影响的案例来对其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探析,从而为更广泛的新闻舆论情况下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分析,为当前中国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在网络热点问题的引导上提供相关建议,从而避免因错误的群体极化现象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推动新媒体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群体极化;新媒体传播;于欢案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一、前言-1
二、群体极化理论概述-2
三、“于欢案”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3
(一)“于欢案”始末-3
(二)“于欢案”的媒体传播及特点-3
(三)“于欢案”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4
四、“于欢案”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分析-5
(一)传播技术的进步与群体极化现象的生成-5
(二)新媒体在“于欢案”传播中的影响-6
五、“于欢案”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效应-6
(一)“于欢案”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正效应-6
(二)“于欢案”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社会负效应-7
六、控制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策略-7
(一)政府方面-7
1.保证社会的公平公正-7
2.针对新媒体发展完善网络立法-8
3.创建对热点事件的管理机制-8
(二)媒介方面-8
1. 加强舆情疏散渠道建设-8
2. 加强管理机制对信息来源进行审查-8
3. 加强对报道的连贯性和真实性-9
(三)公众方面-9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