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04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音乐舞蹈论文 论文字数:10023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昆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古老戏曲之一。昆曲具有独特的嗓音发声特点,如唱念吐字、发音用嗓、润腔装饰、曲情表达等。其会根据演唱人物及形象的不同,采用的唱腔也有所不同,并有独特发声方法,使得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完美。对歌唱的严格要求歌唱性较强是昆曲的特点,这与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异曲同工的,其中“依字行腔”是两者最相通的地方。《牡丹亭》是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昆曲剧目,极具艺术魅力,是整个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纵观历史变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随着昆曲的兴衰而几经沉浮。昆曲《牡丹亭》演唱中强调以声传情,讲究用声中的语气、声调、语势,演唱技巧的运用,及音色的明亮圆润。作曲家栾凯的歌曲《牡丹亭》中引用了昆曲的唱腔,使其《牡丹亭》更好的传承发展。昆曲《牡丹亭》在舞台上保持着历久的艺术生命力,离不开他的独特的唱腔及其声乐艺术特色。
关键词:昆曲 《牡丹亭》唱腔 声乐演唱 艺术特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1.昆曲及《牡丹亭》历史概述.1
1.1昆曲的兴衰.1
1.2昆曲的重振与传承 1
1.3《牡丹亭》的诞生. 2
2.昆曲《牡丹亭》历史文化方面的发展.2
2.1昆曲历史文化的发展. 2
2.2《牡丹亭》历史文化发展. 3
3.昆曲《牡丹亭》的声腔艺术特色3
3.1昆曲的唱腔结构.4
3.2《牡丹亭》演唱特点4
3.2.1考究的唱念. 5
3.2.2绚丽的发音. 6
3.2.3丰富的润腔装饰. 7
3.2.4咬字与行腔、曲情之间的完美协调.9
3.3昆曲《牡丹亭》中唱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9
3.4《牡丹亭》经典唱腔分析10
4.昆曲《牡丹亭》的现代传播. 10
4.1《牡丹亭》在歌曲中的传播10
4.2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