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7 上传会员:蔡文姬没有文
分类:小学教育 论文字数:33912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安徒生,它是统编本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基于对课文的学习要求与特点的分析和把握,该毕业设计主要运用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对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该毕业设计共有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结语。
设计说明部分是对元认知相关理论、本篇课文和学生学情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教学过程设计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板书进行说明。
该毕业设计中的教学方案共有两份,第一版教学方案虽然以元认知理论为支撑进行了教学设计,但其弊病较多。第二版教学方案是在对第一版教学方案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以元认知理念设计的两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实录部分是在课堂教学时摄像机记录下的真实课堂情况。
教学反思分为对教学方案的反思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这一部分主要将两份教学方案进行对比,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与元认知相关的理论对它们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做详细的说明。在教学方案方面,第一版教学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点不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为提问而提问的倾向、对元认知的理解过于肤浅。在课堂教学方面,学生出现了学习自主性不足、元认知能力未得到运用的问题,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学节奏减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在阅读策略知识方面,第一版教案体现出教师对提问策略知识认识的不全面。第二版教学方案改进了以上不足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自由提问,在回顾思维的过程中发现提问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问题,并且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学习提问策略的知识。
最后结语部分是对毕业设计写作过程的总结。
关键词:提问策略;教学设计;元认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核心概念界定-1
(三)文献综述-2
(四)研究意义-7
(五)研究内容-7
(六)研究方法-8
一、设计说明-10
(一)设计理念-10
(二)教材分析-10
(三)学情分析-11
二、教学过程设计-13
(一)教学目标设计-13
(二)教学内容设计-15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18
(四)教学组织形式设计-19
(五)板书设计-20
三、教学方案-22
(一)修改前的教学方案-22
(二)修改后的教学方案-29
四、教学反思-40
(一)对教学方案的反思-40
(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41
(三)对阅读策略知识的反思-42
五、教学实录-44
六、结语-45
参考文献-46
附录-48
致 谢-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