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3 上传会员:王媛媛
分类:小学教育 论文字数:24314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本论文重点研究小学生的害羞及其羞耻感,通过阅读文献《舍勒选集》和康德的《论教育学》还有其他的一些著作来为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来进行我的研究过程,通过抽取一所小学的若干名师生,对他们进行访谈、观察等。最后我将联系我的研究过程得出我的结论,最后提供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 羞耻感; 自尊心; 荣誉感; 虚荣心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课题研究缘起-1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1
(一) 理论意义-1
(二) 实践意义-1
三、 文献综述-1
(一) 舍勒现象学中的害羞及羞感-2
1. 羞感的起源、实质及本质-2
2. 羞感的两种功能-3
3. 羞感与相近感觉联系与区别-3
(二) 康德的两种羞耻感-4
(三) 东西方羞耻感文化的各自见解-4
1. 国内羞耻感文化-4
2. 西方的羞耻感文化-5
3. 东西方对羞耻感的界定-5
四、 核心概念界定-6
(一)-羞耻感-6
(二)-害羞-6
(三)-自尊心-6
五、 课题的进一步界定-7
(一) 理论假设-7
六、 研究设计-7
(一) 研究方法-7
(二) 研究对象-8
(三) 研究现场的进入-8
七、 研究过程-9
1. “你看得懂吗?”-10
2. “特立独行的好学生”-12
3. “作业忘记带了。”-13
4. “画地图”-14
5. 生日聚会-16
6. 双胞胎之间的“你争我斗”-16
7. 早操比赛-18
8. “老师,我喜欢你。”-19
9. “你们不要打架。”-20
10. “我们都要争做环境小卫士”-21
八、 研究分析与结论-22
(一) 小学生的羞耻感的产生机制-22
(二) 影响小学生羞耻感的因素-23
(三) 小学生的羞耻感对道德发展的影响-24
九、 小学生的羞耻感与教育探索-25
(一) 创造生动的情境,让认知变得富有趣味-25
(二) 以情动人,让情感在交流中萌发-26
(三) 尊重孩子,让行动成为自觉-26
十、 研究反思-26
(一)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26
1. 资料收集过程中的不足-26
2. 研究分析过程中的不足-26
(二) 研究效度-27
1. 内在效度-27
2. 外在效度-27
参考文献-28
致谢-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