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3 上传会员:王媛媛
分类:小学教育 论文字数:14890 需要金币:2000个
[摘要]在小学校园里,时有发生欺负行为,儿童中担任欺负者和受欺负者角色的儿童占据比重很小,而作为欺负发生的背景——同伴群体则占据了儿童的较大部分,研究者们还发现同伴群体对发生的欺负行为存在明显的影响。本研究以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Smith小学版欺负行为问卷的改变问卷“儿童欺负行为问卷”和笔者的实地观察研究,探讨高年级小学生对欺负行为的认识以及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年级小学生对欺负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直接或间接的经验;(2)高年级小学生有明显的同伴群体,并且该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有明显影响;(3)通过观察研究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同伴群体内因观察而习得不同欺负行为,增加欺负行为的发生;(4)高年级小学生不良同伴群体内因欺负行为的重复发生增加了欺负行为发生的概率;(5)高年级小学生不良同伴群体内欺负行为发生时易发生责任泛化增加欺负行为发生的概率;(6)欺负行为会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抑制,通常情况下会受到来自班干部群体的抑制;(7)在不同同伴群体之间,存在微妙的相互抑制,最为明显的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群体抑制。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同伴群体;欺负行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
1.1研究的背景-2
1.2研究的意义-2
2文献探讨-2
2.1 欺负行为及其相关研究-2
(1) 欺负行为的定义-2
(2) 欺负行为的测量-3
(3) 欺负行为的国内外研究-3
2.2 同伴群体背景与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4
(1)同伴群体的定义-4
(2) 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4
3 研究实施与方法-5
3.1 研究对象-5
3.2 研究工具-5
(1)儿童欺负行为问卷-5
(2) 实地观察记录表-5
3.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6
4.1 欺负行为-6
(1) 小学高年级对欺负行为的认识-6
(2)高年级小学欺负行为发生的情况-7
4.2 同伴群体背景下发生的欺负行为-7
(1) 实地观察的一般描述-7
(2)实地观察的理论描述-8
5 讨论-9
5.1 小学高年级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的促进-9
5.2小学高年级同伴群体对欺负行为的抑制-10
6 结论与建议-11
6.1结论-11
6.2建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