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29 上传会员:三只小羊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2280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京派”作家。随着一些学者所著的文学史对沈从文的重新认识,我们对沈从文的关注日益上升,躺在在沈从文小说中的沧海遗珠也有了更多被关注的可能。作为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知识》是不常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出现的,甚至可以说,在沈从文的文字世界中,短篇小说《知识》毫不起眼。诚然,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涉及 《知识》的文献资料较为有限,其中金介普在 《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有一段不足200字的短评可以代表学界对于该文主题的一种思考:“《知识》是沈从文泛神论思想的一种反映。”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京派”作家。随着一些学者所著的文学史对沈从文的重新认识,我们对沈从文的关注日益上升,躺在在沈从文小说中的沧海遗珠也有了更多被关注的可能。作为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知识》是不常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出现的,甚至可以说,在沈从文的文字世界中,短篇小说《知识》毫不起眼。诚然,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涉及 《知识》的文献资料较为有限,其中金介普在 《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有一段不足200字的短评可以代表学界对于该文主题的一种思考:“《知识》是沈从文泛神论思想的一种反映。”
笔者认为:鉴于文本创作的时代环境和作家个人的经历,从宗教角度理解《知识》,未免不是“概全式”理解。而有关沈从文《知识》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以作家为本位,以作家本人对于宗教和神学的思想放到文学文本分析中。我们不能否定作家的这些思想会影响到文学创作,但当作品生成的那一刻,作者便隐匿了,这样的文本探索无疑是更能体现文学区别于历史学等学科的独特魅力。《知识》首先是一个自足的个体。文本在结构主义视域下,按照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理论,格雷马斯“行动元”“语义方阵”理论以及托罗洛夫的“命题句”、热奈特叙事学来分析《知识》。试图展现文本中呈现的对于“知识”“真理”“生命”的思考。如今,我们用结构主义分析《知识》依然具有跨时代的价值,也许这种对“知识、真理、生命”的思考能成为破解当代文坛浮躁困境的锦囊。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沈从文 罗兰巴特 格雷马斯 行动元 语义方阵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知识》在沈从文小说中的地位-1
1.1沈从文的文学及其思想-1
1.2《知识》在沈从文小说中的独特地位-3
2.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背景及其概况-4
2.1语言学的奠基作用-4
2.1.1寻找内部的规律-4
2.1.2将“句法结构”推及至“文本结构”-5
2.1.3结构主义学者对“符号学”(semiology)的关注-6
2.2普罗普的结构主义“民间故事”研究-6
2.3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7
2.3.1“行动元”理论-7
2.3.2“矩阵理论”(matrix)-8
2.4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学-9
2.5罗兰·巴特的叙事学-9
2.6热奈特“叙事理论” ——“聚焦”模式-10
3.从结构主义看《知识》-11
3.1运用罗兰·巴特叙事学分析《知识》-11
3.2 运用格雷马斯“行动元”理论和“矩阵理论”看《知识》-15
3.2.1 行动元分析:-15
3.2.2 矩阵分析-16
3.3 从托多罗夫的“命题句”来分析 《知识》-16
3.4 从热奈特叙事学分析《知识》-17
3.5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补充分析-18
4.结构主义理论的对当代文艺理论批评的启发-20
参考文献.22
致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