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8955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犹太大屠杀事件生成为人类历史重要的记忆,在文学上无数大屠杀主题纪实作品和创作作品纷纷涌现。在犹太大屠杀形成的文学主题之下,近年来出版的以色列汉学家伊爱莲女士的作品《抉择:波兰 1939-1945》是值得关注的。作者伊爱莲女士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被纳粹押解到集中营的路途中所经历的隐匿、逃亡的种种历程,并且对于逃离死亡之后的犹太人生存境遇、未来道路等问题的反思有着深刻讨论。针对这部作品的纪实史料价值与文艺美学价值,厘清作品中的种种趋向,对于我们深入发掘犹太大屠杀文学主题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透过这部作品,从大屠杀的史实、人性挖掘、信仰危机、叙事模式等角度来简要分析其中的大屠杀主题。
关键词 犹太大屠杀,信仰危机,叙事模式
大屠杀之后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人在谈论它,关于那场人类的浩劫,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记忆,还是反复被提起。它不仅是历史研究和文化记忆的重要主题,而且已成为犹太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之恒久主题。在犹太大屠杀主题下,伴随着人性挖掘,其中更复杂的文化质素与历史反思是尤为重要的。犹太人在西方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希伯来文明在现代历史上发生这样惨烈的事件,不仅让人觉得这近乎形成一个隐喻:现代理性毁灭了灵性的部分。本书的重点更在于其独特的叙述风格以及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于犹太民族、全人类的未来进行的理性思考。
本文选取的研究文本是犹太大屠杀亲历者、以色列汉学家伊爱莲女士的新作《抉择:波兰 1939-1945》。由于出版时间较近,学界尚未有对此进行分析的研究论著。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因而本文首先从文本出发介绍大屠杀的史实,接着进行人性挖掘,第三点从大屠杀的负面后果阐述其信仰危机,最后进行叙事模式的分析,从这几方面来分析其独特的历史、美学价值以及其对犹太大屠杀主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