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7672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论语》问世起,从各个方面研究孔子思想的著作有很多。二十世纪以来,因为视角各异,不同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与诠释也就各不相同。无论是孔子思想的研究还是《论语》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却从未有人从文字学的角度解读《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思想。本文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著作——《论语》及其中的汉字为出发点,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其中的汉字来探究孔子的道德修养、政治主张、中庸思想、伦理观念及教育理念的内涵。
关键词 孔子思想,论语,汉字,文字学
一、绪论
一直以来,有不少学者以《论语》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孔子思想进行解读,成果颇丰。以近五年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的资料为例,大致情况如下:以《论语》为例研究有关孔子“仁”思想的有15篇,其中有2篇从“仁”论孔子的仁人教育思想,有6篇解读《论语》“仁”的内涵,代表性的有:李建勇从四个方面阐释“仁”的内涵:“仁”的基础——“亲亲”;“仁”的本质——“爱人”;“仁”的表现——“礼”和“忠恕之道”;“仁”的实践——“理性”原则。[[[] 李建勇《浅论〈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内涵》,《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18期)第176-177页。]]石博琳从“孝悌为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为仁由己”[[[] 石博琳《浅析〈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3期),第26-28页。]]四个方面解说仁的内涵。以《论语》为基础研究孔子“礼”的观念的文献有3篇,代表性的有:胡其伟“分析了鲁礼本源及孔子对鲁国违礼现象的批评进而探究孔子礼的观念,认为孔子坚持周礼,又在原有周礼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化和世俗化处理。”[[[] 胡其伟《从〈论语〉对鲁国违礼现象的批判看孔子“礼”的观念》,《枣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第12-16页。]]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有4篇,代表性的有刘姗“从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探究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并从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阐释孔子的政治思想。”[[[] 刘姗《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1-13页。]]以《论语》为例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有10篇,代表性的有范国栋“‘仁’与‘礼’:中庸之路的开辟与规范,从‘和而不同’到中庸两个方面解释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认为‘和而不同’是中庸的基础,‘仁’是通往中庸的必由之路。”[[[] 范国栋《浅析〈论语〉“中庸”思想的内涵和社会功能》,《文学教育(中)》,2012年,第8-9页。]]张荣荣认为“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 张荣荣《浅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11期),第82页。]]以《论语》为基础研究孔子“孝”观念的有4篇,代表性的有云钦浩日劳认为“孔子的‘孝’包含:孝养、孝顺、孝敬三个方面”[[[]云钦浩日劳《〈论语〉中孔子论“孝”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年。]]。以《论语》基础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有20篇。其中,有11篇以《论语》为基础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代表性的有王楠楠“从学习态度、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学习方法及学习目的五个方面论述孔子的教育理念。”[[[] 王楠楠《读〈论语〉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学理论》,2015年,第112-113页。]]其余9篇从不同方面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