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10505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边塞诗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特殊题材的诗歌,在我国古代诗歌源流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边塞诗包含的内容丰富,对不同的领域来说有着不同的价值,边塞诗派是唐代文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之一。边塞诗以高岑二人为代表,此外还有王昌龄、李颀、李益、戴叔伦等人,他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歌。乐器是唐代边塞诗中频现的意象之一,诗人独特的心境与之契合,从而构成了一种凄凉悲壮之美。
关键词 边塞诗,乐器,意象,悲
唐代边塞诗派是以岑参、高适二人为代表,以王昌龄、李益、李颀、王翰等人为中坚,以边塞物象为创作题材内容的诗歌流派。他们凭借着各自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歌。在诗歌的不断发展中,诗歌的题材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独特意象的出现,给诗歌的创作又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而乐器意象的出现,大大的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乐器意象在边塞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与唐代边塞诗中乐器有的关研究大致有:马兰、穆伟《胡笳羌笛总关情---浅析唐代边塞诗中胡乐器及其音乐表现》,这篇文章主要从胡笳和羌笛这两个乐器入手,通过对含有这两种乐器的边塞诗歌进行分析解读,了解这些乐器在诗歌中起到的作用,总结出这些乐器意象在诗歌中表达的是一种悲壮美和丰富的内心情怀;许秀玲《唐代边塞诗意象浅析》,这篇文章中谈到乐器这个意象,但只是把乐器作为战地物品的一种附属品,只是简单的带过,并未进行详细解读;柯庆梅《唐代边塞诗物名化研究---以琵琶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借助唐代边塞诗对琵琶这个意象的描述,从琵琶的传播方式及途径来研究西域文化与唐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周可奇《胡琴琵琶与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的乐器》,文章主要是对唐代边塞诗中出现的部分乐器意象进行简单的罗列与介绍,着重点放在了乐器考据与介绍上,主要是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并未从解读诗歌的角度来对乐器意象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