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29 上传会员:碧小池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7481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北宋中期,内忧外患,欧阳修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政论散文,其中一些政论文致力于揭示北宋边防的真实情况,姑且称之为边防散文。北宋边防常常受到外族势力的侵扰,军队中又有将骄卒惰、军纪懒散等情况,为此欧阳修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欧阳修边防散文有针对时弊、语言质朴、慷慨激昂等特点,是我们研究北宋边关的重要文献材料。本文着重从欧阳修边防散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揭示其特点,并从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等方面探究其艺术成因。
关键词 欧阳修 边防散文 实用性 艺术性
“边防”一词对于现在来讲,它是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可侵犯的象征,我们在边防领地所做的措施主要以防卫和管理为主,在古代也是一样的道理。《仁宗本纪》中记载道“以朝政得失、兵农要务、边防备豫、将帅能否、财赋利害、钱法是非与夫谗人害政”[ 脱脱著《宋史》卷11,中华书局1985,第451页。],由此看出“边防”在宋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欧阳修作为宋代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面对北宋内忧外患的状况,他意识到边防问题的重要性,所以通过训练精兵、裁减冗兵、加强军纪、标明地界等方法加固北宋的边防,从而换得北宋整个国家与人民的安定。
北宋中期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纷纷起义,并且常受到外族势力的侵扰,边防防御措施在北宋成为一大难题。本文将通过探究欧阳修边防散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传达欧阳修独特的军事见解,体现欧阳修别具一格的文学底蕴。针对本课题,前人研究欧阳修散文总共有79篇,主要成果有:黄一权从对欧阳修散文创作阶段的分析、欧文的内容特点、艺术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东英寿从我国宋学未有过的研究角度,详尽地阐述了欧阳修时期的科举背景,欧阳修散文的文体特色;王水照从散文创作、古文运动和吏治革新的影响等方面对欧阳修的散文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王春元,潘峰从欧阳修的散文的诗化现象、史化现象入手,对欧阳修散文风格进行了分析,力图探寻欧阳修散文本身的人格魅力;汤安邦认为欧阳修的散文创作,追求新意,不拘成规,常常从表达思想感情出发,率性而作,信笔所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