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02 上传会员:congxia
分类:文学论文 论文字数:16310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鲁迅研究已经发展到了第10个年头。本研究方向从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两部作品与当代的国民性特点结合研究,着手三方面分析:国民性的缘起、国民性的特点表现、国民性批判的意义。其中,“立人”“立国”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核心,从技不如人、愚昧落后;不敢正视缺点、精神胜利法;一盘散沙、不相为善;盲目排外四点具体分析作品。重温鲁迅思想,科学地把握鲁迅对国民性批判的内涵,探究国民性批判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对当下也有启迪,是二十世纪文学史研究的重大收获。
[关键词]: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特点;收获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4
一 国民性的缘起-4
1、传教士、梁启超与日本明治维新思潮-4
2、“立人”而“人国”-7
二 国民性的特点表现-8
1、技不如人,愚昧落后-9
①寄希望于物,不努力改变-9
②迂腐不堪,不思进取-9
③懒惰无知,智力贫乏-10
2、不敢正视缺点,精神胜利法-10
①自负和自贬-10
②怯懦和巧滑-11
③奴性意识-11
3、一盘散沙,不相为善-12
①单纯的“看”-12
②满足心理的“看”-13
③为自我利益的“看”-13
4、盲目排外-13
①盲目发泄-13
②对外说谎-14
③保守排外-14
三 国民性批判的意义-15
1、历史意义-15
2、时代意义-15
结论-16
参考文献-18
文献综述-19
致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