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9-12 上传会员:吃饭了喊我
分类:本科论文 论文字数:7831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主体性教育在我国掀起了热潮。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教育,在解放人的天性的前提下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综合能力。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民族和社会的繁荣发展。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地理学科时代进步性的表现。本文基于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视角,讨论了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了主体性教育的意义,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主体性培养的途径。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具有可行性,本文具体指出有双主体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这三个培养途径。
关键词:主体性; 高中学生;地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 国外研究现状-1
1.2.2 国内研究现状-3
2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的意义-4
2.1 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4
2.1.1 基于多维性的学生主体性之创造性-4
2.1.2 基于多维性的学生主体性之选择性-4
2.1.3 基于多维性的学生主体性之主动性-5
2.2 高中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意义-5
2.2.1 基于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主体性培养-5
2.2.2 对学生发展的意义-6
2.2.3 对民族的意义-6
3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培养的途径-7
3.1 双主体教学模式-7
3.2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7
3.3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7
3.3.1 讲练结合,加强记忆-7
3.3.2巧妙点评,提升效能-8
4主要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